原文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华杉讲
朱熹注解说,有志于仁,他的心诚在于仁,那就不会去做恶事。
杨氏注解说,有志于仁者,有时候做事过分,不恰当,那是有的,要说恶行,那一定没有。
这里是讲“仁人志士”,仁人志士这个词的原意,不是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者,就是有志于做一个仁者,有仁德,有节操。志,不是立志改变世界,是立志做个好人。
正解
我的理解有不同。志于仁道,其心其意其言其行之法,皆出于仁道,有善根确乎其不可拔,如颜渊之“不违仁”,恶无所从发,故无恶矣。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志于仁者,以致其良知,行乎良能,没有恶源也。
2021年9月7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