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39期“喧嚣或宁静”专题活动。
当浦江两岸璀璨的灯火点亮时,位于上海中心大厦52层的朵云书院,比一天中的任何时候都要热闹,老的、少的,中国的、外国的,各种肤色、各个年龄段的人都纷纷涌向书店的观景休闲区,从这里透过玻璃窗可居高临下一览魔都最繁华地段的一线夜景。
说它一线,是因为这里集中了世界几大高楼:上海中心大厦,总高632米 ,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状如螺旋上升;环球金融中心,高492米,被称为“开瓶器”;金茂大厦,高420.5米,昵称“注射器”。每当夜晚来临,这些摩天大楼华灯齐放,浦江两岸被照得亮如白昼,夜色浸润着繁华,吸引着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人们走入它的怀抱。
与别的摩天大楼动辄上百元一位的观光券比,朵云书院是近距离观赏这美丽夜景的最经济实惠场所,来这里不要门票,只需提前预约,晚上闭店前的6~7点时段最为抢手,我三天前就预约了这个时段。
晚上6点不到,走出陆家嘴地铁站口来到上海中心大厦,就看到大量的人流在往进涌入,从进入朵云书院门口到上电梯,都有专人指引,不到40秒,就从一楼到达了朵云书院所在的52层。
耳朵里稍稍的嗡鸣感还未尽消,即被眼前的场景惊住了——这怕是我去过的人气最高的书店,人流可以用摩肩接踵来形容,有一条蛇形的长队排到了20米开外,这条队伍直通点餐食和饮品的吧台,只有手握消费小票,才可进入观景休闲区。
不消说,来这里的人绝少是单纯为看书、买书而来的,尽管这家书店是世界上最高的书店,离地239米,2000多平方米的空间内,集阅读、艺术展览、品牌文创、社交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拥有独特的空中视野和“抬头看云、低头看书”的阅读环境。这家书院以唯美别致的设计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人们来读书打卡。除了打卡,更多人的兴致在于观赏书店外的景致。
我虽自诩为读书人,却是个大俗人,粗粗浏览了一下书架上陈列的书后,便也加入了排队阵营。20多米长的队伍,排到头差不多得半个钟头。排在我后面的是一家三口,我听他们讲日语,一问得知他们从日本来,妈妈是中国人,儿子和爸爸都是日本人。在他们后面的是一位个子高挑的白人姑娘,她旁边站着一位看不出是男还是女的黑人,梳着脏辫,个头不及白人姑娘高,俩人看上去极为亲密。
队伍行进到一半时,我突觉得无聊,该拿本书看才对,便到书架上去寻我前面看到的卡佛的短篇小说集,却找了两圈也没找到,想来是被别人拿去看了。书架上的文学作品很多,绝大多数都没有拆封,能坐在书店里看的只有样书。以前买书从来不看价的我,现在每拿起一本书看到书后的标价,都感叹太贵了。心想,我有免费的电子书看,何必花钱去买纸质书?
可能像我这样的人大有人在,所以如今大多数线下书店才会濒临倒闭,而我所去过的几家网红书店,也都沦为了游客打卡拍照的地方。
书店要想经营下去,怕是就得像朵云书院这样,将人文与商业营销结合,一个安静看书的场所,不惧熙攘的人流,不惧喧嚣的游览人群,人均消费饮品最少40元,一天下来就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就在我盘算着书店的生存之路时,我已排到了吧台跟前,一杯拿铁,一个芝士布丁,我的消费接近了百元。拿着消费小票到观景休闲区寻座,发现沿玻璃幕墙一圈的位置早已挤满了人,无座可坐,只得站着。很多人的面前都堆着吃空了的餐盘,但无人离去,大家都在静静等待,等待晚七点亮灯的时刻。
时间一到,夜空被灯光点亮,玻璃幕墙外的黄浦江如一条无声的河流,江上船只往来穿梭,显现出这条黄金水道的繁忙。
可惜的是,因为全天都在下雨,外面雾气蒙蒙的,再加上玻璃窗的光线反射,没有办法拍出像样的照片。

我拍了几张,一看效果不好,便作罢。
望着窗外流淌的江水和两岸高楼林立的灯光,我突然涌上一种神奇的感受,明明外面的世界是热闹繁忙的,却因为玻璃幕墙的阻隔,让人觉得外面的世界静止了,如果不是江上往来的船只,它就是一幅我在海报上见到的画面。
外面的世界静止了,里面的世界却是躁动的,大家都挤到窗前,变换着不同角度拍照。我旁边的那一家三口以窗外画面为背景板,拍了好多张全家福,那个白人姑娘和她的黑人朋友,相互间你为我拍完我再为你拍……这股拍照热潮在持续的一阵咔擦咔擦后渐渐散去。

书店8点闭店,临近闭店时,店里的人已所剩不多了。
走出书店,夜幕低垂,细雨霏霏,夜色浸润下的城市繁华依旧,街上的人流也仍未见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