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心经》(二)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就是空,空就是色”,心经里的这句话,向我们传递了一个观点,那就是菩萨或心经的撰写者向我们揭示了宇宙空间的基本规律--物质的起源的定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来看看,“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我们该怎样理解?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实在的物质和空虚没有什么区别,空虚和实在的物质也没什么区别,物质就是空虚,空虚就是物质。”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句话是不对的,为什么呢?因为物质就是物质啊,实实在在的,摸得着,看得见,感觉得到,可以观测得到;空虚就是空虚,看不见,摸不着,感觉不到,观测不到,它们怎么会相同呢?其实我们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之所以看到物质和空虚不同,是因为我们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来看的。如果,我们在以前呢,比如,一天前,一个月前,一年前,一亿年前,一百三十亿年前,宇宙初始,混沌之前呢,物质还是物质,空虚还是空虚吗?总体来说,心经所表达的观点就是,物质的起源来自空虚,这就是物质的起源的问题。心经的撰写者已经向我们明确地传达了他的观点,那就是物质起源于空虚,即心经所载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和道家所宣传的思想相同,老子在道德经上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和“无”的概念,我认为和佛教所说的“色”和“空”是相同的概念。

图片发自简书App

释迦摩尼生活在公元前500年前的古印度的大陆上,而中国的老子生活在公元前571-476年之间的中国大陆的战国时期的楚国的苦县,即现在的河南鹿邑县,他们可以说相隔千山万水,不同的时期,却提出相同的观点,不能不说是殊途同归。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做热情测试前,我的梦想清单是这样的: 做完热情测试后,我的行动清单之一是这样的: 特别有意思的是,热情测试前,20...
    美帆热情测试阅读 1,662评论 0 11
  • 写不出简单却直逼人心的三行情诗 拍不出简约却浮想联翩的画面 直到遇见你之前
    慕星读者OR独者阅读 212评论 0 1
  • 有时候的夏天会莫名的早起,因为并不是一个能够可以早起的人,所以莫名且惊喜。早上的空气是甜的。眼前绿油油天空蓝灰色。...
    牛魔玩阅读 183评论 0 0
  • 文|林绯Freya ,图|网络 写这篇文的时候,我脊椎两侧的筋还是又粗又硬,疼得难受……从背到腰,整个后上半身都是...
    林绯Freya阅读 561评论 0 3
  • (文/彭恩仁 图/腾温馨)4月11日上午,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朱虹来我校调研。党委书记江伟辉、校长宁...
    猫耳邮筒阅读 15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