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笼效应

    无中生有让你防不胜防--鸟笼效应

    世界上究竟存不存在无中生有这样的事情?

    老赵和老张都是文化人,也是相处多年的老邻居,由于工作的缘故,老赵要搬家到另外一个城市,家里的东西大部分都要卖出去。清理完所有的家具后,只剩下了一张书桌,因为价格昂贵,不太好卖,老赵便决定把它送给老张作纪念。

    老张欣悦地接受了老赵的馈赠,并表示了感激之情,将书桌搬回了自己的房间。

    那张书桌外观非常雅致,散发着古典的韵味。酷爱文墨的老张十分喜欢这张古色古香的书桌,不过,他随即发现一个问题:他原来坐的那把破旧的、方方正正的木藤椅和书桌看上去极不相称!

      于是,为了让座椅和书桌相配,老张以不菲的价格,买了一把高档的、古典风格的太师椅来搭配。

      一天,朋友来老张家做客,言辞间对书桌和椅子赞不绝口,但转过话头却说:“不错,不错,只是你要能把书橱换一下就更好了。”老张看着破旧的书橱,点了点头,心想确实也应该换一个好的。于是朋友走后,他又跑到商场里花钱买了一个风格和书桌、椅子统一的新书橱……

      不久后,又有一个朋友光顾了老张家,对其书房的家具赞誉有加,却又评论道:“你的书房什么都好,就是光线太暗,要是能把前面的墙打掉,加个落地窗,这间书房就更完美了!”

      老张闻言,真的就行动起来,请装修公司打掉了墙,开了一个落地窗。当他站到窗前,看着窗外的景色时,终于满意了,他的书房也得到了朋友们一致的夸赞。不过,这前前后后,老张花出去的钱可真不少,有一天,他没事算了一笔账,自己都吓了一跳――这次折腾,他搭进去的钱等于他两年的工资了。

      1907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从哈佛大学退休,同时退休的还有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一天,詹姆斯与卡尔森打赌,他说:“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

      卡尔森不以为然地笑道:“我不信!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养一只鸟。”

      没过几天,卡尔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他准备的生日礼物――一个精致的鸟笼。

        卡尔森想起那个赌约,哈哈大笑:“你就别费劲了,我只会把它当成一件漂亮的工艺品。”

      不久,卡尔森就发现一件事情:只要有客人来访,看见卡尔森书桌旁那个空荡荡的鸟笼,无一例外地都会问一句:“卡尔森教授,你养的鸟怎么不在笼子里呢?”

        卡尔森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向客人解释说:“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这是朋友送我的礼物。”

        然而,这种回答每每换来的却是客人困惑而有些不信任的目光。

        终于有一天,卡尔森在送走又一个带着疑惑的朋友后,走进花鸟商店,买了一只漂亮的鹦鹉,回家后养在了那个鸟笼里。同时,他也微微有些沮丧地承认,他的好友詹姆斯的“鸟笼战略”成功了!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鸟笼效应”。

        鸟笼效应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规律,从物质层面探讨,它会指引人们在偶然获得的一件自己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础上,自觉不自觉地继续添加更多自己不需要的东西。就像卡尔森,即使他自己长期对着空鸟笼并不别扭,但每次来访的客人都会很惊讶地问他这个鸟笼是怎么回事或者把怪异的目光投向空鸟笼。卡尔森为了避免每次都要进行解释,就只能选择扔掉鸟笼或者买一只鸟来,但精致漂亮的鸟笼扔了他会觉得可惜,所以只好选择后者了。

        实际上,卡尔森在最初把鸟笼挂到自己客厅的时候,也许根本就没想到,他以后的日子会和这个鸟笼纠缠不休。

        从精神层面上来说,人们往往会在一些事物面前对它们下达一个自认为“有用”的判定,于是为了迎合或者巩固这种判定,自觉不自觉地在思想和行为上做出相应的行为,从而让一些事情偏离了最开始的初衷。

        许多人都经历过类似的装修历程:先是主人头脑发热,买了一台新潮的3D大屏液晶电视。接着,事情就开始没完没了。电视这么新潮,电视柜不能差了吧;电视柜档次上去了,客厅里的沙发和茶几不能不配套吧;家具、电器都到位了,地板砖怎么着也不能太次吧……

        再比如,一些追求时尚和潮流的女孩子,在商场里买了一件新衣服,回家后再看其他的衣物就不顺眼了,于是为了搭配这件衣服,不自觉地就会买上款式不同的鞋子、裤子和饰品,这也就是为什么“女人的衣柜里,总是少一件”的原因。

        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鸟笼效应的影响,也有很多人会良好地利用鸟笼效应。

        比如许多商家对鸟笼效应的应有就可以说得心应手。

          最典型的就是下面这个“买卫生棉却买了个游艇”的故事,虽然只是博君一笑,却能引人深思。

          售货员是这样叙述他的推销经历的:“一个男士进来买东西,我先卖给他一个小号的鱼钩,然后中号的鱼钩,最后大号的鱼钩。接着,我卖给他小号的渔线,中号的渔线,最后是大号的渔线。然后我问他打算上哪儿去钓鱼,他说去海边。我建议他买条船,所以我带他到卖船的专柜,卖给他长六米多的,有两个发动机的纵帆船。然后他说他的大众牌汽车可能拖不动这么大的船。于是我又带他去了汽车销售区,卖给他一辆丰田新款豪华型‘巡洋舰’。”

        让人意外的是,这个男士刚来商场时只是想给老婆买一包卫生棉。

        而售货员却对他说:“你的周末算是毁了,干吗不去钓鱼呢?”

        当然,事有利弊,鸟笼效应用之得当,也能成为人们生活上的好帮手。

        如今,但凡有点知识和文化的父母们都想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总是给孩子购买各种书籍,想让他们能安安静静地沉浸到阅读的世界中。但对于一些不喜静,对阅读没有兴趣的孩子,父母们就只能喋喋不休地向孩子重复阅读的重要性,常常被弄得苦不堪言。

      那么,如果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摆上一些儿童读物,客人拜访时看到后总是会说“真是个爱读书的孩子”,或者对孩子提及与儿童读物相关的问题,那么羞红了脸的孩子大都会在客人走后乖乖地端起书本。

        这应该就是鸟笼效应最其妙的地方吧。

以上内容了自《那些准到没话说的心理效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鸟笼效应:假如一个人买了一只空鸟笼放在家里,那么一段时间后,他一般会为了用这只笼子再买一只鸟回来养而不会把笼子丢掉...
    谦夏阅读 440评论 0 0
  • 鸟笼效应是一个著名的和有意思的心理现象,它起源于近代杰出的心理学家詹姆斯。 1907年,詹姆斯从哈佛大学退休,同时...
    蝴蝶花间舞阅读 2,852评论 37 55
  • 没事整点儿心理保健操。 提到鸟笼,我们常常会想到北京大爷们,左手茶壶,右手鸟笼的那种顽主画面。除此之外,就是用来形...
    没事整两句阅读 741评论 1 0
  • 钱袋子的经营模式 在新纪元金服小编看来“负利率时代可能还会持续挺久的时间。”在这个物价飞涨,通货膨胀日益严重,...
    f2b21766f67e阅读 611评论 0 0
  • 萤火虫之夜 武汉最大的萤火虫生态公园 帐篷音乐节 今夏最High帐篷音乐狂欢趴 泳池派对 啤酒、美...
    遇见旅行社阅读 10,31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