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然间,我的人生已过半。回想我的前半生,我只能用孤独、挣扎、痛苦来形容。
记得三四岁的时候,妈妈先是躲计划生育,后来带弟弟外出看病。经常把一个人留在家里。妈妈和奶奶、姑姑他们关系不好。我很尴尬,有时候三姨会来照顾我几天,但大多情况下,我是孤零零的一个人。直到今天,脑海中还是有一个画面。太阳落山了,一个小女孩孤零零坐在村外的渠边。眼巴巴地向村外的大路上张望。盼望爸爸,或者妈妈能够回来,看我一眼。可最终,他们没有回来,也没有人喊我回家。
后来,稍微长大些,妈妈回来了。计划生育也结束了。爸爸却不回来了。漫漫长夜啊,妈妈要么干活儿,要么就搂着我,控诉爸爸不爱她, 抱怨邻居不善待她,痛恨奶奶不带我和弟弟……几乎每天,我都是在她的泪水不知不觉睡着的。因为他的控诉,我和弟弟恨极了爸爸,恨极了邻居,叫奶奶老妖精,她蹲在地上,就从后面把她推到。妈妈和邻居打架,我和弟弟也去打他们,看到妈妈躺在大街上痛哭而无力保护她,我是那么的无助,甚至想到替她去死。
第一年高考,前一天,妈妈紧张地躲在外面,到12点才回来,我亦紧张地濡湿了试卷。我失败了。
第二年高考,妈妈说,你和你三姨一样,都是考试紧张,平时考的好,一到大考就不行。是的,平时年级前5名的我,高考竟考到了27名开外。无疑,我又失败了。
勉强上了大专。本可以到外面发展,也可以继续深造,可考虑到家里没钱。加上妈妈一句:回来吧,你三姨没有闺女,到老了你得管她。我回来了。在乡下教书。紧接着,谈恋爱了。结婚了。生孩子了。可好日子不长,就开始了我11年的炼狱般的生活。
起初,孩子的爷爷对我和孩子挺好的。可架不住孩子爸爸去父母那里说我不是。终于在孩子8岁那年,孩子的爷爷在他儿子不在的情况下,三次向我提出离婚。在又一次打骂之后,我叫来了双方家长,同意了。我旋即应聘到一所私立学校。工资翻了三辈。这时,他们家又反悔了。托媒人前来说和。想想自己没有一点积蓄。出门连一个月的房租都拿不出来,想着孩子还小,如果争扶养权,未必能争过他们。思前想后,留在了公立学校,留在了千疮百孔的那个家。
第一次下定决心离婚,就这样夭折了。对方看到我不过如此,答应买房子的条件没有兑现,还是像以前一样稍有不满就破口大骂,大打出手,甚至对女儿。婚姻如炼狱般在折磨着我和女儿。我抑郁了。我也清醒地知道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不仅不问他要钱养孩子养家,还给他父母买礼物,而是学会了积攒一部分钱。工资很低。硬是牙缝里省钱。孩子12岁了。孩子同学为她庆祝完12岁,孩子带回一大堆礼物,摆在桌子上炫耀。他回家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一顿训斥,甚至给了女儿一记耳光。加上用我的信用卡贷款7万,给我买价值10万的车,还让我爸妈再拿2万。这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带着孩子帮出了那间带给我和孩子无尽伤痛的房子。纠缠半年。我们离婚了。我买了房子,买了车,终于有了自己的家。
可有家了。目标达成了。又遇上了学校的一堆破事。我又把自己搞抑郁了。
一年,如果自信心满分是10分的话,我的自信心是-20。我几乎崩溃,处处像刺猬一样,保护自己。可忘记了自己应该去干什么。没有除了完成必须要做,实在推不掉的事情之外,就是睡觉。
怎么能够这样呢?我开始了艰难的反击。一年,我不停地逼自己讲公开课,本来应该2次,可我一口气讲了9次,同时还参加区班班通比赛,市优质课大赛。经过一年艰难的攀爬,我的自信心终于艰难回归。我取得了伊滨区征文比赛第一名,河南省安全征文一等奖。暑假,我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师,亲子夏令营,第五届杏坛网研社,在这里,我也看到了令我佩服的人的不堪往事。可他们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来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今年开学,我失去了许多,可我相信我自己,可以走得更好。和父母的关系还是不咸不淡,不远不近。我也要试图靠近他们。改善和他们的关系。毕竟三十岁前,父母是父母;三十岁之后,自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给予了我他们能给予我的最好的爱,而我,真应该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