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7_D2/15《金融的逻辑1》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一节

翻过序言之后就开始进入正题了,这不是一本普通读物,而是一本专业书籍,读起来就有点烧脑了。原本想囫囵吞枣阅读的,发现比较难,尤其是这本讲金融逻辑的书。

第一部分说的是资本化的逻辑,第一章就讲中国的钱为什么这么多?从而引出什么是“钱”的问题。再从钱、资本、财富三者关系来看钱是什么。

简单说,财富往往是东西,是物,但如果财富不动是不会有钱的;而钱一般说的是一个货币的概念,也就是把“东西”卖掉之后的价值载体;资本更多是“东西”的“产权证”,是广义的货币,是与具体的“东西”相对应的产权。

最好区分三者的“东西”是土地。土地是财富,土地买卖交易能换钱,而土地的“产权证”则可以通过抵押、转换等方式成为资本。

也就得出财富不一定能一下子变成钱,财富的范围比资本大,资本则比钱的范围大。

对中国而言,市场化改革让中国的钱多了。

80年代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很多财富,但是却没有钱,更没有资本。由于计划经济时期,老百姓没有买卖东西的自由,出个差还要背着米、面、菜、被褥等去外地,没有交易买卖,钱的需求量也就少。市场经济后,人们有了买卖自由,跨区域贸易和人口流动,使得人们在本地出售物品换钱到异地花,使得货币化得以发展,促进对钱的需求。

而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动和异地贸易以及城市化、工业化,也进一步催化了社会“钱化”的进城。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老百姓开始自由参与市场交易,人们在劳动力市场和创业市场上的自由,是社会从计划到市场的“市场化”或说“钱化”的过程。而90年代中期到现在,则是“资本化”时期,大量企业子资产、土地、自然资源、劳动者未来收入流,通过产权话、证券化或者金融票据化转变成流通的金融资本。

一个国家可以卖的东西越多,或者已经资本化或能够被资本化的资产和未来收入流越多,它的“钱”自然就越多。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天刚刚蒙蒙亮 我走在路上 突然从转弯处 开来一辆洒水车 它兢兢业业地喷洒清凉 柏油马路霎时被洗了一个
    如影泡幻阅读 264评论 0 1
  • 我的宝贝: 爸爸很想你,暑假里短短的十几天,是爸爸最近两个月来最快乐的时候,虽然你有时也不那么听话,可是爸爸仍然是...
    我是老k阅读 205评论 0 2
  • 感谢这场雨把讨厌的交警赶走了,路过这鬼地方的时候配上一句“再也找不回最初的喜欢”该死的眼泪夺眶而出,人仿佛一瞬间被...
    K先生_阅读 43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