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期《奇葩说》的辩题,叫『奇葩星球新技术可以让全人类一秒知识共享,你支持吗?』挺有意思的,不仅辩题有意思,赛制也有了一些变化:除了导师下海参与辩论以外,『海里』『海外』的导师还可以随时奇袭辩手(当然也包括互袭)。于是就有了——高晓松奇袭詹青云让自己的逻辑商漏了馅——这一重大发现。
让我们先来看看詹青云的辩论。
詹青云的辩论
詹青云先是简单回应了陈铭的信息、知识和智慧说。她指出,陈铭虽然区分了这三者,却没有讲这些东西从哪里来。
不过,与其说陈铭没有告诉我们知识从哪里来,詹青云更多的疑问其实是,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获取知识。在她看来,虽然奇葩星球的新技术帮助我们实现一秒共享知识,但其他两样更重要的东西——能力和智慧并不会自动补全,它们只能从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换句话说,我们拥有知识,并不一定就有能力和智慧。
事实上,我们这个星球获取知识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海绵式思维,这种思维方式能帮助我们吸收更多的外部信息,但它是被动的,不需要你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因此来得轻松又快捷;另一种是淘金式思维,这是一种批判性思维,它需要你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就拿读书来说,淘金式思维需要你带着问题,随时与作者进行讨论,甚至与他辩驳,就像奇葩说的各位辩友一样,虽然作者本人并不在场。两种思维方式是可以互补的:要想在知识的河流里淘出智慧的金子,你的淘金盘里首先得有东西供你掂量。
但人天生懒惰,尤其我们的大脑,能不动就不动,能靠感觉的决不动用理性,反正就是怎么省事怎么来。或许是瞅准了这种市场需求,奇葩星球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包含所有知识的芯片,只要你的大脑戴上它,你就能秒享知识,还能与不断增长的知识保持同步。这种技术不但帮我们省去了思考的痛苦,甚至还帮我们省却了背诵的麻烦。有了这个芯片,我们就可以和村上春树聊文学,和杨振宁谈物理,和加扎尼加说大脑,还可以和斯蒂芬平克论心智,是不是很让人心动,是不是很想赶快把这样的芯片植入你的大脑?
作为反方三辩的詹青云当然坚决说『no』,她给出了三个理由:一个是被『绑架』(戴上芯片)的我们很容易成为他人甚至知识本身的工具;另一个是人类的知识很有可能被掌控在几个人手里,无法获得进步;第三个是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有可能读出来的只是一个哈姆雷特。
这几个理由并非无懈可击,或者套用奇葩说辩手惯用的一句话:『全部在射程范围之内』。比如针对她的第一个理由,我们可以说,既然所有知识都可能共享,这里的知识也有可能包括反洗脑,反控制的知识;第二个理由,虽然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知识发展的控制权有可能掌握在某些别有用心的权威手中,但历史同样也告诉我们,我们还有莱布尼茨、伽利略、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他们才是决定人类知识发展方向的中坚力量,而我们的芯片也有可能是由同样具有开放、包容、牺牲精神的新一代科学家、哲学家、生物学家写就;第三个理由,虽然共享的知识相同,但每个人的体验并不同,即使芯片告诉你用最合适的方法解读出了哈姆雷特,但我们每个人依然能看到不同的哈姆雷特。
高晓松的反驳
高晓松是如何反驳的呢?我们不妨来听一听。他第一句话说出口杀伤力就不小,一句『青云其实完全支持了我方观点』完全抹杀了詹青云的一切立论。『你知道建立论证要多久,而毁灭论证有多快(只需一句话)』,蔡康永的原话稍作修改,在这里同样适用。
不过,高晓松若有充分的依据,这样说本身无可厚非,可他接下来的分析无不表现出思维混乱,逻辑不清,语言不连贯。
首先,他说,『她(詹青云)说,不能让人告诉你,控制你真理,所以我们才需要所有的知识。去反对那些教我们真理的人,去反对那些给我们洗脑的人。』
我不是很清楚,高晓松说的这句话是在复述詹青云的观点还是夹杂有自己的评论。如果只是复述,那他显然没有get到詹青云的论点,当然他的评论也会因此受影响。詹青云并不反对所有知识,她反对的是对待知识的态度,也就是对方不想通过努力,只想把芯片植入大脑就获得全部知识的态度,因为这种态度很有可能被别人利用,用以『控制你真理』,『给你们洗脑』。换句话说,『不能让人告诉你,控制你真理,』并不像高晓松说的那样是我们需要所有知识的理由,而是詹青云用来反对获取全部知识的芯片植入式的理由。
其次,高晓松认为詹青云把芯片改成分享真理的芯片了,可他自己却混淆了知识和数据这两个概念,莫奈家的池塘对任何人来说只是一个数据,并不能称为知识。
再有,高晓松说,『并不是因为法兰西画院的那些人,就是没有分享到莫奈。』在他看来,我们没有分享到莫奈的池塘,原因不在于法兰西画院,至于在于什么?他没解释。也许是因为没有这样一种能秒享知识的芯片?而现在正好有了这个芯片,我们当然要拥抱它了,这是不是高晓松的意思,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不承认芯片是需要有人写入的,他也不承认把知识写入芯片的人有可能会操控我们,他甚至觉得连假设一下都是多余——『再说,你凭什么告诉我真理,并没有人告诉你真理。』这就好比,搞新药研发,他只看新药的疗效,至于副作用,他压根儿就不去想。他和詹青云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
最后,有了这张芯片,我们还有没有可能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詹青云想到的芯片有可能带来的另一种影响。即使认为我们依然能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也应该给出一个理由,比如,我会说,芯片让我们共享的是知识,而不是我们的体验,即使所有人共享了关于哈姆雷特的所有知识,我们仍然会有各自不同的感受。而不是像高晓松那样直接拒绝接受詹青云提供的这种可能,甚至带着一种不可思议的语气说,『就是因为有1000个人读哈姆雷特,读出了1000个不同的感受,所以我们对这种芯片有什么恐惧的呢。』言下之意,除了共享了知识,我们根本就不可能受芯片的其他影响。
事实上,高晓松的反驳以及给在场的观众造成的影响,恰好为詹青云的立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作为奇葩说这个舞台上的权威之一,高晓松改写了芯片,然后把『青云其实完全支持了我方观点』植入了观众的大脑,影响了观众的判断,甚至不给观众任何思考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