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每天的word记录,看了上周日写的周计划,行行列列,依旧能记得当时敲键盘时的心情~没时间了,等不及了,该放就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定要………时间真是飞快,一礼拜又过去了,春风暖开了樱花,摇醒了玉兰。
这周工作和生活状态却是出乎意料的好。一直逼着自己做不想做的航空基金算是基本完成了,这个活耗费了研究生3/5时间,还好,总算是控制得没让它也耗费掉剩余的2/5的时间。这周解决了很多新的东西,比如动态测试系统的编写与调试,终也不负六天有五天差不多都是一点才回宿舍这般的付出。有五个早晨,尽管睡意朦胧,但只要基金群里老师发消息,就索性起床,哎,思考着赶紧毕业啊。
依然坚持跑步,4次是傍晚跑的,昨晚是十点半左右到校东门那块空地上跑了半张朴树《生如夏花》专辑,这周跑步的收获估计是能听到像《生如夏花》这张专辑那样的好音乐。每每心里很烦,头脑很乱就带着耳机沉浸于其中,确实是张好专辑。特别喜欢且听风铃这首歌,下午偷懒没去教研室,便拿着吉他学了学,许久没碰吉他了,应该是回学校第一次吧。朴树的歌-且听风铃,平凡之路都是精简之至的,前者三个和弦,后者四个和弦的吉他伴奏,却是能让人愿意静下来,放下手上的活,仔仔细细地听,回想一些旧时光,在脑袋里回放,试着再去重温一遍美好。
说也奇怪,这周居然读完了两本闲书,都是村上春树的作品。当听完朴树的且听风铃之后,看到村上春树写的第一本中篇小说《且听风吟》,便花了一上午把它读完,后来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看错字了。不过也很庆幸,提前感受了下村上小说的风格。另一本是《当我谈跑步的时,我在谈些什么》,这本书花了六天。在今年读书计划序里说,今年看杂书的目的主要是找到一种写作风格,这本书才看完一半,我想,我是找到了。这种感觉好比是一见钟情,当时在食堂,端着剩好饭菜的盘子从她旁边走过,第一次见到她(她是那天刚过去上班的),就想追她,后来我们在一起了两年,很遗憾,我们现在已分手了一年又三个月,不过还是很感谢她。言归正传,村上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比较适合我,也是我比较喜欢的。前阵子看完王小波的《爱你就像爱生命》后,又看了《沉默大多数》和《三十而立》,想着是否该学王小波,黑色幽默包装批判性思维这样的一种风格。但毕竟语言这东西,与成长环境还是有关系的,黑色幽默固有其让人心悦诚服的地方,但有些话儿,有些腔调儿还是无法像地道的北京人那样,毕竟人家那是骨子里头散发的气味,只能说是只可欣赏而不可亵玩焉。于是便否定了这种想法。村上的很多作品都是林少华翻译的,会不会是林少华的语言功夫太好,落下其文风味儿,但前阵子读他的《异乡人》,却没有简练而清亲的感觉,所以还是认为这个感觉来自于村上。村上的这本《跑步》,语言简炼,清新,就像是沸水冲泡清香型的铁观音,飘进鼻腔的那股清烟,让人一下子放松,感觉世界美好。很开心自己能这么快就找到自己想要的一种写作的风格,和计划相比,快了一半的时间呢。
道可顿悟,事需渐修。省以自察,持之以恒。送给自己,也送从头看到这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