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用自己的选择与这个世界周旋,希望可以改变命运。正如很多人信以为然的那样,读书成为人们改变命运更普遍的选择。有的人成功了,他的执着得到了回报,有的人半途而废了,他去寻找新的选择。读书是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呢,这个答案还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可以成为一名研究生,可能正是由于命运使然,我坐在研究生的课堂上,听着学识渊博的老师、教授们讲述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观点,他们自己的人生经历,竟然发现原来侃侃而谈也是一件那么潇洒、那么有魅力的一件事。我开始对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充满期待,我期待着自己可以和那些老师、教授们一样对这个世界有更加透彻的理解,可以成长为一个坚定、勇敢的人。研究生这个身份对我而言,不仅仅只是充当着改变命运的跳板,更是能够丰富我人生阅历的重要阶段。
在读研究生期间,我体会到了大学不曾有过的充实。如果说大学生活是一个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的阶段,那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就是给你创造了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让你更有能力应对社会的挑战。如果说大学生活更加强调学习能力的话,那研究生阶段就侧重于创造能力的培养。
有的人说“学以致用”,学了就是为了用,我不太认同这种观点。在很多现实的眼光中,他们把这种投资背后的成果更多的聚焦在物质层面上,他们认为上了大学,研究生,更直接的目的就是要找个好工作,好归宿,从而忽视了这种学习环境带给我们精神层面上的蜕变。我不否认一个人对物质的追求是合理的,只是想说如果做什么事情都要跟利益挂钩,总是先看到投资背后自己能够得到多少回报,以利益来衡量每一件事,那我只能认为他的人生是狭窄的,他拒绝了让自己享受生活,享受乐趣的机会,拒绝了更广阔的天地。
很多人问我上研究生有什么用,在我进入学校之前我可能会罗列出一大堆诸如好找工作,赚钱容易这样的理由,但经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让我更加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在研究生阶段你经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不说比普通人有什么优势,单单从考虑问题的角度就会有所不同。所谓“活到老,学到老”,目的不是让你死读书,读死书,而是学会一种学习的方法,能够在思想上,观点上与时俱进。因为没有改变,就没有创新,没有改变,就没有进步。一个人如若固步自封,不懂学习,无异于井底之蛙,坐井观天,终将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我的很多研究生同学都是来自农村的,我也和他们一样,我相信我们都有些相似的经历,都是从小学习成绩拔尖的好学生,都被家庭寄予了厚望。我也相信他们跟我一样,每次回家都有些同样的感受。随着自己在外面待的时间越长,学历越高,跟家里人的距离却越发远了,这种距离不是长时间的异地而造成的,而是看待问题的角度变得不一样了。在家里的人习惯了用他们比较传统的思维思考问题,认为平平淡淡的过日子才是最重要的目的。但在外受过高等教育的儿女们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就拿结婚生子这件事情来说,家里的父母认为儿女的年纪到了,希望他们能够结婚生子,成家立业,而儿女们可能更多的希望自己趁着年轻出去闯荡,多看看外面的世界。这就是来自年龄和生活阅历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没有谁对谁错,只是考虑的角度有所不同罢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很多与我们意见相左的人和事,因为每一件事情都不可能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实现去发展,我们要做的不是把那些不一致的声音抹掉,而是要注意倾听他们,努力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嘛,一个人只有努力学习,看到外面的世界,才能够了解自己所学到的只是冰山上的一角而已。在生活中,亦是如此。
在研究生阶段,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不要以某件事情的输赢论英雄,得失心不可太重。多么优秀的人都有,我们可以原谅自己的失败,但要知道自己失败的原因,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去接受它。我曾看到白岩松书中写到的一段经历,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报道的时候,有一位记者问道“体育如何影响一代人”,一位官员回答“体育教会孩子们如何去赢,同时也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的去输”,这也是让我最有感触的话。在当代社会,不管学校还是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令人骄傲的那一个,向孩子输入的也是必须赢的教育,从来没有进行过“输”的教学,可是我们谁又可以躲得过失败,谁又没有遇到过挫折。古人常说“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既然十件里有八九件事是不如意的,那为何不教会我们以何种心态去面对那八九件不如意的事呢。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加能够关注到强者的荣耀,却忽视了弱者的辛酸。可反过来看如果一个人都没有失败过,那他的成功又何以彰显呢?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并不是每个人必需的的过程,它也不是万能的,但在这个阶段里让我学到并且受益终生的不是那些书本上的专业知识,而是一些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经历而领悟的道理。韩寒有句话说“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没错,我们每个人都有感性的一面,当某件事情的发生让我们失去了理智,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我们可能会做出一些想象不到的动作,但我也相信,我们可以依靠自己的修养能够更加文明,更加合理的处理它。因为读书和学习可以让我们懂得自己的分寸,更容易让那些经历沉淀到我们的心里,骨子里,这些经历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很多人说刚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身上总是带着一股学生气,没有经历过社会上的复杂,单纯的就像一张白纸。在很多人眼里,这有可能是对刚毕业的学生的一种嘲讽,认为他们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但在我看来,这却是一种褒奖,如果刚毕业的学生身上不是学生气质,那他该是什么气质呢?在校园里,学生学习的只有知识,没有掺杂过那种复杂的社会气息,正因为单纯,才更加具有无限的创造性和可能性。也正是因为这种学生气,学习的能力才更强,才更加具有潜力,更加值得期待。
前一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话题讨论,叫做“研究生读的好,人生就像开了挂?”有这个话题的讨论是由于一位复旦大学的教授发表了一篇名为《如果再读一次研究生》的文章,文章里面介绍了很多意见和方法,这里我就不赘述了,但她在文章里说了一句话“研究生阶段是决定人以后人生高度的一个分水岭”,在我看来,虽然有点夸大其词,但不无道理。因为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经历的增多,获得的信息也就越多,人的创造力也会受到影响而衰退。而研究生阶段大多时间都在进行科研创作,它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让你集中精力专注于一件事情,仔细思考你要解决的问题,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事情打扰到你,因而你的创造能力得到加强的同时也提高了你独立思考的能力。除此之外,在你进行科研创作的时候,你也加强了与同学和导师之间的交流,拓宽了你的人脉,为你以后步入社会或者继续深造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这种进行科研创作的过程既加持了你的外在能力,也培养了你优秀的习惯,在你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这种优秀的习惯会一直伴随着你,让你更加轻松的应对各种难题。
研究生阶段,就是处在大学和博士之间的中间地带,处在这个中间地带上的人,无非就是两种选择,一种顺利毕业之后步入社会,一种顺利毕业继续深造。不管别人如何认为,我一直觉得学校应该是这个社会最纯净的地方,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利益纠葛。也不管处在这个中间地带上的人做何种选择,这个过程是否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或者是否达到了我们当初的预期,我都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义并且值得尝试的过程。用我们前二十几年的学习,奠定我们后半人生的高度,很值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