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写高考作文(2025):《在时代的夹缝里发出微弱之光》

引子:最近几年,每逢高考过后,都有一些“过来人”,包括一些知名作家、大中专学校教师以及影视娱乐圈明星等,就当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的作文题目展开即兴写作。常青君自2022年开始,亦加入“我也写高考作文”大军。

用脑如磨刀,刀不磨则不锋,脑不用则退化。在考场外写高考作文,重在参与。欢迎更多朋友参与“我也写高考作文”,也欢迎有缘读到本文的您将作文投送过来在【常青视野】公众号转发。

昨天,北大数学奇才韦东奕在社交平台(某音)开号了,开号后,他仅贡献了短短几秒钟几句话自我介绍的视频,却在几小时内吸粉几百万。在该视频中,韦东奕明显缺牙的形象,引发了全网满地找牙,并迅速为网民们贡献了一个网络热词:“学海无牙”!

不能不承认,在流量时代,流量就是经济,流量就是财富。在当下各类开放平台上,许多人为了吸粉赚流量,不惜插科打诨装疯卖傻,有涉黄擦边的,还有叫苦卖惨的,真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实话实说,就连我这样已步入中年几近花甲的大叔,也不甘在时代的洪流中沉沦,从多年前的博客、微博,到后来的“简书”等网络写作平台,我一直在零零散散地输出文字,如实记录我在时代夹缝中苟延残喘着的鸡零狗碎。在近几年全民热捧的视频号、公众号和小红书等平台上,我也在以我自己的方式发声发光。

虽然所做这一切,并没有为我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收益,我亦不止一次地怀疑过这样执著究竟是为了什么?

屈原在被流放期间写下《离骚》《天问》《九章》等不朽诗篇,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忍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完成了《资治通鉴》,诗人杜甫在艰难困苦中写下了“三吏”、“三别”……这些是他们在逆境之中深遂思想的沉淀与表达。

正如老舍笔下那个欲言又止的鼓书艺人,艾青诗中那只想用嘶哑喉咙歌唱的鸟,穆旦笔下那要以带血的手拥抱民族的形象——它们共同诉说着一个真理:真正的表达从来不是轻飘飘的歌唱,而是一个个伟大灵魂在重压之下的突围,是生命在困境中的挣扎,是沉默与呐喊交织的精神图谱。

如今,是和平年代,也是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是处处潜藏机遇也时时令人绝望的时代;是伟大灵魂与卑微命运交织的时代。

正如我等渺小个体的每一次发声,犹如在人类文明长河中投下一粒石子,“小我”的情感涟漪终将构成社会“大我”的时代波澜。

在北京做家政的范雨素,在社会底层谋生中,在零零散散的时间夹缝里,以她骨感的笔触“我手写我心”,终于结集出版《我是范雨素》一书,为社会底层劳动者贴上“作家”的斜杠标签。外卖骑手王计兵在送外卖的骑行路上、在等餐的间隙里,构思并记录下一次次的灵感乍现,终于结集出诗集《赶时间的人》。

素人写作,能不能赚钱养家姑且不谈,至少他们以独特视角和不加粉饰的笔触,一次次戳中时代的痛点,同时也为这个社会的普罗大众带来了启发、共鸣与动力。

人行天地间,终究是过客。我们在这个压抑与喧嚣并存的人世间,磕磕绊绊走一遭,总得留下点什么。哪怕是社会夹缝里的一道微光,也终将被人看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