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春风吹散了最后一场冬雪,医学堂的檐角挂起了新制的铜铃,叮咚声中,林婉儿正将最后一页波斯医典的译稿嵌入《盛唐医典》的函套。自子午谷归来已过月余,她与李墨宸日夜兼程,将李淳风的医道密约与波斯医学精华熔于一炉,此刻案头的煌煌巨著,已隐隐透出中西合璧的光华。
"婉儿,看看这个。" 李墨宸推门而入,手中捧着太医院送来的验讫文书,"所有保守派医官的联名反对书,被陛下批了 ' 妄议朝政 ' 四字。" 他展开明黄的御批,墨迹未干处,唐高宗特意朱批 "医道求新,何罪之有"。
林婉儿接过文书,指尖划过御笔朱批,忽然想起昨日在编纂时遇到的瓶颈 —— 波斯医典中的 "体液学说" 与中医的 "阴阳五行" 如何融会贯通。她曾在深夜对着铜镜自问,现代医学的细胞理论,是否能在盛唐找到对应的哲学根基,而此刻皇帝的支持,恰似一剂强心针。
"墨宸,你看这里。" 她翻开医典中关于心脏解剖的章节,唐医的 "心主神明" 与波斯医的 "血液循环" 并列而书,中间用朱砂笔勾勒出交融的脉络,"先祖们用星象图隐喻医理,我们却可以用实证说话。"
就在此时,张成气喘吁吁地跑进编纂室:"奉御大人!少卿大人!西市发现新月商会的人在兜售假医书,污蔑我们的医典是妖言惑众!"
林婉儿与李墨宸对视一眼,同时起身。来到西市,只见一群人围着说书人,听他唾沫横飞地讲述 "洋医挖心剖腹" 的恐怖故事,旁边的书摊上,粗制滥造的《波斯妖术大全》赫然在目,封面绘着青面獠牙的医师形象。
"诸位!" 李墨宸拔剑出鞘,挑飞说书人的惊堂木,"真正的医道,在救人而非惑众。" 他展开《盛唐医典》中关于骨折固定的图示,"此乃西域传来的夹板术,与我大唐的正骨法结合,已治愈数百伤患。"
林婉儿则取出显微镜,让围观百姓观察染病的痰液标本:"所谓妖术,不过是你们肉眼难见的微生虫。医典所载,皆有实证。"
混乱中,一名书商突然掷出毒烟弹,趁乱抢夺医典。李墨宸反手制住对方,从其袖中搜出新月商会的令牌,背面刻着未完成的星象图 —— 正是子午谷秘道中缺失的部分。
"他们想凑齐星象图,打开更深的秘窖。" 林婉儿低声对李墨宸说,"那里或许藏着更关键的医学遗珍。"
深夜的医学堂,林婉儿与李墨宸根据令牌上的星象图,在医典的夹层中找到了一张羊皮地图,指向长安城外的乐游原。当他们赶到时,新月商会的残余势力正试图挖掘一座唐代古墓,墓碑上刻着 "波斯医师阿罗憾之墓"。
"动手!" 为首的黑衣人挥刀砍来,刀锋却在触及医典时突然崩裂 —— 原来林婉儿早将朱砂混入墨汁,在医典封面书写了道家镇邪符文,竟意外形成了防护。
激战中,李墨宸护着林婉儿冲入墓室,只见棺椁内并非尸骨,而是一箱箱用蜂蜡密封的医学手稿,最上面放着阿罗憾医师的手记:"唐土医道,如海纳川,吾辈当抛却门户,共济苍生。"
当晨曦照亮乐游原,林婉儿与李墨宸抬着医稿返回医学堂,身后是被羽林军擒获的新月商会余党。唐高宗亲自前来视察,翻阅着阿罗憾的手记,忽然笑道:"李卿,林卿,朕看这医典就叫《盛唐医道合璧》如何?"
李墨宸单膝跪地:"陛下圣明。臣还有一请,待医典告成,恳请陛下赐婚。"
林婉儿闻言抬头,见李墨宸眼中映着朝阳,一如他们初遇时药庐的烛光。她从怀中取出早已备好的合卺杯,杯身用中波双语刻着 "医心向唐",正是用子午谷的玉符粉末熔铸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