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是我们友善的朋友

1.给予与拒绝金钱的善意

我一直不喜欢承担给孩子们发红包的任务,多数情况下让老公去发红包,老公抱怨说我不像个女主人,我也不太愿意让女儿收红包,不喜欢相互攀比、计较红包里钱数多少,赋予金钱太多本不属于它的社会属性和认知。

小时候目睹妈妈和舅舅因为给红包的事,相互推搡,扭打在一起,舅舅坚持要给我们红包,而妈妈坚决不收。

我觉得妈妈和舅舅特假,一方面他们经济都不宽裕,都很需要钱;另一方面他们又假装不差钱,越穷的人出手越大方。

在金钱工作坊上,我和伙伴们分享,挺反感人们相互拉扯,抢着付账单;一方坚持按照习俗给红包,另一方拒绝;我觉得金钱就像镜子,折射出人们的虚假做作。

分享过后,偶然间我突然想到,当年妈妈拒绝接受舅舅给我们红包,也许是因为她知道,舅舅家的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不想让舅舅多破费,不想让舅舅家的生活变得更加拮据。

想到这个解读,我觉得他们相互拉扯、推搡的背后也许不是虚假,而是善意,是因为了解对方家庭经济状况,充分为对方着想,是兄妹之间经济上相互资助,是关于给予与拒绝金钱的善意。

今天的我看待这件事,有了不一样的解读,这个解读,让我看到长辈对待金钱的善意和尊重,也减少了对金钱的敌意。

2.没有绝对的金钱真理

关于金钱认知的测试,同一个观念,有的人打10分非常认同,有的人打0分完全不认同,认同和不认同的人说出来的理由,听起来都蛮有道理的。

我想,我也不用总是抱着自以为是的真理不放,因为视角不同,在我看来不可辩驳的真理,在他人看来可能就是缪误,任何金钱认知未必都是绝对的真理,人的经历不同,对金钱的看法也是不断变化的。

3.爸妈把花钱的快乐给了我

小时候,爸妈临近月底因为没钱花,经常吵架。小学每学期开学,妈妈都要千叮咛、万嘱咐,让我把5元钱学费整整齐齐叠好,放在文具盒里保管好,上学路上要小心,不要贪玩,一到学校就把钱交给老师,生怕我一不小心,把巨款弄丢了。

我觉得,爸妈很少因为金钱带来快乐,而是感受到焦虑与恐惧,焦虑挣的钱总也不够,恐惧存不住钱,害怕没钱花的日子。

我挺厌恶当年爸妈因为没钱花而争吵,让我在一旁担惊受怕,不知如何是好,内心对他们充满评判:每个月爸妈因为金钱这点小事处理不好,搅得家里鸡犬不宁!

而我觉得,我和他们不一样,感觉挣钱挺容易,花钱也很开心,也看见我的傲慢与自以为是。

因为有爸妈和老公默默承托着挣钱养家的责任,承担存钱的艰难和压力,承受缺钱的焦虑,才让我对赚钱、存钱、花钱方面感觉不沉重、不焦虑、不恐惧,生活中感觉不是很缺钱,感谢他们的承担与付出。

我尊重爸妈和老公经历的金钱故事,也尊重金钱,感谢不差钱的运气,金钱是我们友善的朋友。

啊,你来啦,欢迎你!
哦,你走啦,谢谢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