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结婚前,我的家庭是普通的工薪阶层,爸爸以前做医药生意,妈妈是事业单位员工。有人说做医药赚的多,我解释下,我爸爸在四十五岁后因为身体原因就不做了。所以说是普通工薪阶层,家庭存款不过三十万,我们家属于吃光用光身体健康的那种,于是养成了我从小也是手里有多少钱就用多少钱,一点不会存钱。
我老公的家庭差不多,婆婆是银行的,公公是国企单位的,但是也是比较早就回家不干了。就这样她们能够给儿子买房子,办酒水,还有不少的存款,婆婆穿得不是大牌,就是商场里的那些还算高级的衣服。公公婆婆生活非常节俭,买菜买衣服买用品都要货比三家,挑最便宜的买,买菜不愿意去菜场,喜欢在手里软件平台上买,说是又便宜又好,但我们买过的觉得多数不如菜场的新鲜和高质量,用来自己吃吃可以,招待客人有些不妥当。出去吃饭,每到最后,不管谁请客,剩下什么菜,哪怕是剩了几片叶子,婆婆都必须要打包带回家,即便好几次老公的外婆都说她,有什么剩下的不都是吃完了么,她一定要把最后一片菜叶子打包。如果饭店有提供免费的围兜,毛巾,婆婆也是一并要带回家,有时候还要问服务员多要两份。买衣服的时候总是要看很久价格的变动,卡在最便宜的时候出手,买便宜了五六块钱就非常高兴。婆婆过日子真的太会精算了,虽然有时候我觉得扣的太过分了,比如买礼物送人的,尤其是服装首饰这种,我们会选择去正规商场买,一来不是很了解对方的尺寸,二来不是很了解对方的喜好,对方在收到后如果不合适可以自行去更换,免去了不少尴尬。但是婆婆每次送礼都是在网上买的,还嘱咐对方不合适可以告诉她帮忙更换,这不是让对方比较尴尬吗,收了礼还要麻烦对方更换,我想多数人都是会客气地说挺好的挺合适之类的话。
我并不是说这样精打细算的生活方式不好,相反我要感谢她,正是她生活上的节俭,才能给我们买了婚房,办了喜酒,让子女顺顺利利地成家立业。但是我觉得节约也要讲究尺度,让别人觉得不舒服和尴尬的方式是有些过了,我们可以自己节约点,把自己的开销弱小,精简,但是对于别人,或者在外面应该有所顾忌,否则真的会让人觉得太小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