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夜,舞火把
在我们老家,无元宵节一说。
“十六夜,舞火把”。串场河两岸的人们,习俗大抵一致。同事小唐,海南乡人,已是西下河地区了,亦称有此事。看来,舞火把的地域范围,比想像的要大得多。此日一过,新年即告结束。
十六夜,舞火把。须用土语念来,十分地上口。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传说与张士诚有关。
蒙古人征服中原后,并未接受华夏文化。而是把征服地区看成是自家的猎场,百姓则是猎物。其中的一项劣政,便是老军的赡养。蒙元士兵退役后,安派到老百姓家,十户供养一人,谓之“养老军”。十户人家轮值,好吃好喝好招待。老军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胡作非为。最让人们感到屈辱和不能忍受的,莫过于老百姓家里聚亲,新婚之夜必是老军。当年的人家,头胎生下来一概溺杀,以免留下胡种。这些老军,既是朝廷的耳目与爪牙,也是骑在百姓头上的寄生虫。人们对于老军,可谓是恨之入骨。所以,直到今天,我们老家父母责骂儿女好吃懒做,很重的一句话,就是“养老军”。为防范老百姓的反抗,蒙古人不许汉人集会,不许习武。铁制农具一律收缴,统一看管。规定菜刀十户一把,并且用铁链子连在砧板上,各家轮次着用。
几十年后,一位好汉串连挑头,扯起了反抗的大旗。此人贩私盐营生,姓张,大名士诚,草堰镇人。顺便说一句,张士诚的名字是后来起的,其原名是张九四。元代,用数字作名字是普遍现象,像朱元璋,本名朱重八。这个数字,与张士诚张九四的相像,似是生日。沙沟镇有元代进士,名曰姜伯七,则该是排行了。汉人的名字只用数目字,形同编码。民族压迫的深重,可见一斑。
是年正月十六的晚上,串场河两岸的人们,举火为号,一齐动手灭杀老军。故而,一直到现在,还有十几个蒙元老军,被埋在白驹镇西河嘴子的桥下呢。当时的火把,便是由本土遍生的芦苇扎成的。舞火把的习俗,也由此而来。这还是在童年时代,听白驹镇的一位卞姓闻者讲的,他是二姐夫的姨父。应该是大前年了,看到家乡的乡土杂志《楚风》,里面有记述张士诚首义的专辑,详尽者只说张士诚起兵是在元顺帝至正十三年(1353)正月。“十六夜,舞火把”,我们能不能在其中寻找到一些时间的信息呢?
现在,舞火把已经纯粹是孩子们的事情了。以树枝或竹竿为轴芯,裹以稻草,外以芦苇周扎紧实,即是火把。讲究的,里面可顺次安放些小鞭炮,燃时作响。月上东山之时,孩子们点燃扎好的火把,去野地里舞动。月朗星稀的旷野里,到处都是火把在流动,煞是壮观。大人说,火把舞到的地头,庄稼会长得好。故火把舞的,多在自家的田块。堂兄调皮,边舞边喊顺口溜,“十六夜,舞火把。家家好,家家好,人家田里光长草,我家田里光长稻。”
大人们在家看,远处火把的火色显白,今年主大水。火把呈红色,则主旱。燃剩的火把头带回家,丢在门口地上,全家人依次从上跨过,可驱邪避祸。无小孩子的人家,在门前燃一堆稻草或麦杆草,从上跨过也行。
十六夜,除了舞火把,还有煿糍粑。用过年做的糕团,在热锅里以油糖走过,就是糍粑,味道很好的。炒蚕豆、花生、玉米等,谓之炸老鼠眼睛。请灰堆姑娘,用畚箕扶乩,有算命迷信的成份。这些,不是每家每样都做。唯有舞火把,铁打不动。
三四十年了,客居维扬。又逢正月十六,想到了,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