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1851 字 预计阅读时间:5 分钟
前两天,阿姨让我给准备文理分科的表妹一点建议,发了两条这样的微信。
虽然个人比较独立,爸妈也很尊重我的意见,以前选文理、选学校都是自己决定。
但是现在想来,还是希望当时有人能够站在未来10年、20年发展的角度,为我这个心智不成熟的小屁孩儿指点迷津。
最近一段时间,有一个对我影响较大的观念,它不仅适用于文理分科、高考选学校,对于之后生活中的大多数决策时刻,都能起到指示牌的作用。
那是之前刷微博时,看到@VicodinXYZ 提到的观念,【打造概率系统】。
它竟然将我们一直追求的“自律、努力、坚持等优秀青年优良品质”概括成了6个字,以致于改变了我对很多事情的思考方式,并且引申了更多维的思考角度。
它也不像努力、坚持这样的字眼,自带痛苦标签,好像随时随地都必须全力以赴一样,而是告诉你,只要多做有益的事,就能增加幸运发生的几率。
比如看书,是一件有收益的事,多做这件事,你可以睡前看书、空闲的时候看书、想看书的时候看书.总之,不用考核KPI,但听起来就比每天看30分钟书要轻松得多。
前者是主观意愿,后者是做任务。
1
当我回想过去所做的一些决策,如果早有这样的意识,或许会少一些放弃,现在也能多一些运气。
假设现在回到10年前,高一,面临文理分班,使用【打造概率系统】,我会如何做决策呢?
我认真想了一下,也许是这样的。
文理分科之后,大学只能选择对应专业,所以,如果有理想专业,那么选择对应的文/理科会将你置于容易达到目标的概率池里。
当然,大多数人是迷茫的,所以在没有目标的情况下,可以从兴趣点出发,喜欢的事情自然能把它做得更好,如果仅仅为了将来好找工作,选了某一学科,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那就得不偿失了。
另外可以结合时代发展来综合考虑这个事情。
将来会非常需要像人工智能之类的高科技人才,如果对这方面感兴趣,那么理科可能更适合,像我就不行,电子盲。
至于我表妹喜欢的影视编导专业,我不是很了解,但是照现在5G的发展,再加上00后、05后更愿意展示自己,以后视频市场势必越来越成熟。这也是一条好事发生概率大的路。
2
再把时间推进2年,高考,选学校选专业是头等大事,依然可以遵循【打造概率系统】的原则,做出让好事发生概率更大的选择。
- 去发达的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
发达城市人挤人、压力大、交通堵塞、空气不好,但好的地方数不胜数。
好逛街,什么品牌都有;好谈恋爱,发达城市有更多的学校,有更大概率发现你的灵魂伴侣。
最重要的就是好找工作,好实习。
根据2017 年以来看准 App & 看准网数据,选取公司数量、质量最好的 10 大城市,排名前5的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其实不用说,大家心里也清楚。
我大学时候申请了几个实习,获得了面试机会,然而,都在北京,离我一千多公里,有的因为考试完美错过,还有的听说我离得这么远,劝我考虑考虑。
当然,也有人不管不顾,执行力很强。
一个朋友,大四的时候从西安跑到了北京实习,一年里,只有考试的时候才回去,相当潇洒。
我们还在找工作的时候,他就已经月薪上万了。
但是你要知道可能面临的问题,学校老师因为考勤让你挂科,挂科需要重修,重修不过无法毕业。
如果你不是能力特别突出,无法同时处理好两件事,就别去冒这样的风险,你输不起。
更别说,毕业找工作,北京的公司比较少到南方开招聘会,上海广州深圳的公司少到北方开招聘会,想去理想公司,路费需要自费,比起在当地有地理优势的同学,折腾了不少。
- 选择好学校胜过好专业
我越长大,越认为课堂交给我们的是思维方式,是如何解题,而不是那道题本身。
我上学时候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是解数学试卷的最后一道大题,有时候花一个下午,就算那一道题,有点傻,但那是我的高光时刻。
它和试卷里的其他题目不太一样,需要你在基础知识之外寻找创意的解决方法。
如果仅仅学会了做题的套路,那么对最后一道大题就无计可施,对课堂之外的生活也会难以入手。
所以我认为专业并不重要,它只是思维方式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不代表学了这个专业的人就能在本专业做精,反而学到了藏在形式之下方法的人,无论之后从事什么职业,都能够做得好。
而且,从好学校获得的人脉和眼界是好专业无法比的,你进入大学,不是只和本班同学交往,全校几千几万人等着你。
自然在好学校里,遇到厉害的人,几率更大。
以上内容仅适合普通大众,学霸请自便。
我们普通人要做的,就是尽量多做有益的事,把自己置于抽奖池里,也许有一天,就中了一个大奖呢!
现在距离高考只有20天了,不知道多年前的这个时候,你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