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丽|心理践行课第四节:谈谈基因、依赖与被依赖

今晚心理践行课两大主题:

1,基因为心理设置了初始参数。

2,识别别人的依赖,并且学会依赖别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老师从热播剧《都挺好》中的三兄妹开始引入,问了一个问题:

如果明玉没有在原生家庭当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她还会如此优秀吗?

大家讨论的结果是:会的。

老师从基因的角度,分析了他们三兄妹的共同之处:他们三兄妹之间矛盾再深,在某种程度上,他们都是优秀的,包括老二明成,在经历了人生的坎坷之后,最终变成了一个优秀的人,这与他们的经历有关,但我们不能忽略他们身上遗传来的优良基因,是优秀的基因为他们优秀奠定了基础。这就是老师所说的“基因为心理设置了基础参数”。

由此我们展开了对于基因的大讨论。有的人怀疑基因的强大程度,是忠实的“后天决定论”粉丝。也有一些同学提出来“基因决定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这些俗语都是基因决定论的证明呀。

实际上在心理研究当中,对基因的研究基本上是不太涉及的,因为基因几乎不可改变,研究起来没有多大意义。相比较而言,心理学家比较喜欢研究环境对人的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基因对人的影响的不重要。

老师推荐的两本书,让大家去琢磨,一本是《自私的基因》,另一本是《基因传》。我相信只要仔细阅读这两本书,对于基因与后天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内心深处一定会有一个更加合理的认知。

我本人对于“基因决定论”是非常认可的。“后天一吨不如先天一两”虽然有些夸张,但我接受人的基因与后天环境相比,基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第七章(第七版,265页)当中提到了一个研究,是这样的:

明尼苏达大学的心理学家托马斯.布沙尔做了一项著名的双生子研究,那些被不同家庭抚养的同卵双生子,他们分别在各自父母的照料下成长接受不同老师的教育,甚至有时会在不同的文化下成长,但是他们却表现出惊人的相似性。

就拿“双胞胎吉姆兄弟”来举例子吧,他们两个是同卵双生子,在出生几周之后就被分开了,分别被不同的家庭收养并扶养长大。即使他们的生活轨迹在39年后才再一次有了交集,兄弟俩却发现他们在习惯、喜好和经历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例如:

他们在人格、智力、态度和兴趣测验中得到了几乎完全相同的分数;从医学角度来讲他们都患有轻微的高血压,并且都曾经误以为这是心脏病发作都接受过输精管切除术,都患有偏头痛;他们一直以来抽的都是沙龙牌香烟,喝的都是美乐牌淡啤;他们都不太喜欢学习;他们都结过两次婚;他们都喜欢通过写小纸条来表达自己对妻子的爱,并把他们贴满整个房子;他们都曾经养过狗,都给狗取名为托伊;他们都开雪佛兰汽车,有啃指甲的习惯;他们都曾经做过警长;他们的业余爱好都是做木工……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个研究结论是不是很让人震惊?是的。我们的直觉思维或者是机械思维在强有力的证据面前,不堪一击。

问你一个问题:你觉得自己的优秀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吗?

哈哈哈,当你觉得自己的优秀是努力得来的时,你的直觉思维又开始起作用了。从遗传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很优秀,一定要去感恩大自然,感恩父母,让自己拥有了一个优秀的基因,你的努力也是因为基因在发挥着作用。当感恩之心升起时,我们的内心深处才能对大自然有一种敬畏感,才能让自己真正的优秀起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老师今天晚上讲的的第二部分是带领大家理解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

我们是依赖别人好呢还是被别人依赖好呢?

这个问题应该是最简单不过了。被别人依赖是简单的,因为人性当中“好为人师”的那一部分很容易就显现出来了,但是依赖别人是一种能力,如果你能够有意识的去依赖别人,你一定是一个强者。弱者是不可能真正依赖别人的。

首先给大家介绍依赖的四种形式:

1,不易觉察的依赖

2,阻抗式依赖

3,直接依赖

4,间接依赖。

老师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带领大家理解并学会如何操练这些依赖上。写到这,我忍不住深深地发一句感慨:学心理学的人真的是不简单,光想着怎么去依赖别人,去控制别人为自己服务了,他们身边的人怎么掉进坑里去的都不知道啊。

举个例子:

“老公,今晚下班太晚了,搭不到车了,你说我该怎么办呢?”这就是不易觉察的依赖,以询问对方怎么办为主,让对方瞬间有了存在感,然后就乖乖钻进了你设计好的被依赖陷阱中了。

“老公,出门的时候我说自己搭车回去,可是我现在好累,不想搭车回去了,可以吗?”这就是阻抗式的依赖。对于自己之前决定的事情,或者是与别人商量好的事情反悔了,希望对方为自己解决。

“老公,我今天太累了,你来接我吧。”这就是直接依赖。

“老公,我今天太累了,你来接我还是我自己坐公交车回家呢?”这就是间接依赖。

我突然想起了在云上的日子,最后一次聚会的时候,刘鹏班长给我安排了一个任务,让我把大家的照片统计出来,做成PPT给大家展示。我之前就答应了的,但由于时间紧张,当天晚上11点才开始做,想想实在是有写困难,就给刘鹏打电话,“班长,任务好重呀,恐怕做不完,可以帮我吗?”结果班长大人给我留下了这么一句话:“我识别出来你的依赖了,所以我不会让你依赖,你加油呀,大力。”说完他还嘿嘿的笑了。

那次,我熬夜到了两点多,气的我直翻白眼。

现在想想,我那个时候真的是想依赖刘鹏,而且还是“阻抗式的依赖”,结果我没能依赖上,但我是个记仇的人,今天写出来,也算是报了我的仇了。哈哈哈。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样的心理践行课,真的蛮有意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成功其实只是一种相对短期的定义,却不小心成为了人人信奉的至理谎言。 我很喜欢原则里面的一段话“拥有最基本的东西,如...
    林青澜阅读 1,209评论 1 0
  • 有个朋友跟我诉苦,说自己最近累得像狗.原因很简单,是因为同事的良苦用心。 说起她的同事,在之前朋友一直说很欣赏,给...
    朝迎日出阅读 2,600评论 0 0
  • 这一份独特的感觉 早超越所谓的风驰电掣 连梦想也收敛许多 曾经想变成一只飞鸟 而今已沦落为苍白 游客眉飞色舞的话题...
    南屯游子阅读 4,068评论 2 1
  • 在Application的onCreate进行了网络请求,接口请求次数 飙升,接口被频繁调用 为什么在onCrea...
    冬天的火98阅读 7,19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