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神奇的大自然在一年中的每个时候都会展现出不同的、都能引人入胜的美妙,只是,我们以前无论是去登“三山”,还是去攀“五岳”,大多都会选择在春、夏、秋这几个季节,主要是考虑到交通出行的相对方便与安全。像这次在寒冬时节去攀爬武当山这样的冰山雪岳还是第一次。
刚好,在我们上山的前一天,武当山下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我是第一次来到武当山,也是第一次在冬天来到武当山,自然,也就是第一次在冬天的雪后来到武当山了。
更凑巧的是,同样就在我们来到武当山的前一天,直达金顶的索道缆车开始为期5天的临时检修停运。
本来从半山的停车区乘索道缆车到海拔高度1612米的金顶仅需短短的6分多钟的时间,现在,却要很耗费体力地徒步往返。这次,我们一共攀爬了近7个小时、走了22000多步,至于上下了多少级台阶就确实无法计数了。
不知道,这样的机缘巧合是一种悲催?还是一种幸运呢?但于我而言,我是真的将这次的凑巧看作是一种天降于己的“幸运”。
我想,如果索道缆车正常运行的话,对并不是很刻苦的我来说,肯定会搭乘索道缆车上去再下来,那么往返金顶的旅途,充其量就是一次连走马观花都谈不上的匆匆过场。
而这次的徒步登顶,虽说是有点“迫不得已”,但倒是可以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处风景地沿途慢慢品味、细细欣赏,可以与武当山古道两傍的一山一水、一木一石、一冰一雪难得的来一次亲密的接触与深度的交集。
无疑,徒步登山、尤其是还带着重量不轻的摄影器材在雪后徒步登山,的确是很有些挑战性的。
对于登山时的身体防护,也不敢有任何懈怠,我们脚上穿着防滑鞋套,手上拄着轻便的登山杖,除了穿上厚厚的羽绒服,头上还得戴上能捂住耳朵的绒线帽子和能挡住冷风吹袭的口罩,全副武装,倒也很有一番登山探险的模样。
不能不说,我还真的有点佩服自己这时的勇气与体力。虽然,2万多步的路程并不算是太远,但最为困难的是,在陡峭且湿滑的石板山道上行走,不能不步步小心,步步用神,步步使劲。否则,滑倒、甚至滚落就很可能难以避免了。
当我们最后一步踏上了风冷雪寒、气温在零下10度左右的金顶,心中还是有了点小激动。因为,我总认为,只有登上了金顶,走进了太和宫,拜见了金顶太和宫供奉的真武大帝,才算是真正登上了武当山。
同样,当我们将最后的一步落到了回程的终点时,一种已经许久没有体验过的筋疲力尽的倦惫感突然袭来。没想到,目标达成后伴随而至的那种松驰感,又会是那么的强烈。
不一样的路径,一定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旅途,也一定会收获不一样的体验与趣味。
雪后初霁,在冬日冷雾朦胧的天空下,武当山可说是魅力无穷。我们一路行进在结满薄冰、很是湿滑的山道上,除了有些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外,又总能感受到一种似乎与世隔绝的清怡、宁静与祥和。
雪后的武当山,尤为奇丽壮观,远处巍峨耸立的峻山险岳,近处古色古香的寺、观建筑,都被一层层清新的白雪轻盈地覆盖着。近看,可见玉树琼枝,晶莹剔透;冰雪铺地,玉砌粉妆。远望,可赏雪山奇丽,银装素裹;林木隽秀,粹白连绵。
八百里武当披上圣洁的雪衣,宛若仙山瑶池,云雾缭绕;又似玉宇琼楼,如梦如幻。天地间一片至净至美的灵秀景色,分外迷人,犹如一幅幅意味隽永的水墨画卷大气磅礴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冰晶闪烁,山峦寂静。冬日的武当山,虽然少了许多春天的翠绿,没有了夏日的葱茏、也离别了秋时的绚烂,但在浅淡的光影、清冷的朔风中,却处处透出圣境的肃穆、古雅的诗意。
我们走过的、看到的太和宫、清微宫、紫霄宫、朝天宫、南岩宫、五龙宫、玉虚宫、遇真宫等神堂、殿宇,那若隐若现在雪霰里的丹墙翠瓦,与大山中的松林、怪石、流云、冷雾、冰挂,一起绘就了冬日武当那一片片不一样的风景。
冬日多变的雾雪天气,一会是清风吹过、山明景秀;一会是雪花飘洒,朦胧一片,又给千姿百态的武当山平添了几分神秘,几分妖娆,几分妩媚,别出心裁地彰显了缥缈“仙山”美不胜收的神韵。
无限风光在险峰,也在冬日雪后的武当山上。然而,也只有心神向往、身临其境,才可欣赏到、感受到那无限壮丽的“仙山”风光。
真希望,同样热爱大自然壮丽风光的你,也能如同我们今天一般,遇见武当山雪后的绝美景色,你,也一定能得到武当尊神真武大帝的青睐与赐福。
冬日登高赏景,焉可无雪相伴?
如果你有闲暇,就趁着现在冬阳正暖,雪花正盛,去武当山吧!去欣赏武当山冬日不一样的风景,去寻觅武当山寒天不一样的妙趣,去体验冰雪武当山不一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