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朗读者》第二季在上周收官。最后一期主题词是故乡。我从没对故乡二字产生过情感。从来没有。可开头那段唯美的文字和董卿的朗读,还是深深打动了我。
故乡
是我们年少时想要逃离的地方
是我们年老想要回可能已回不去的地方
故乡
是清明的那炷香
是中秋的那轮月
是春节时的那张车票
是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口音
故乡
是屈原的秭归
是马尔克斯的马孔多小镇
是卡夫卡的布拉格
是木心的乌镇
我不知道何以我从未对自己的故乡报以深情。是我生就无情,还是我们之间从未建立起感情?我年少离家,十二三岁,什么也还不懂的年纪,当时既没有急着离开,离开后也从不想回去,直到今天还是。我想大概还是我不够老,还没有想念来时的路。近三十年,我甚至从来都没梦过那个地方。它对于我,恍若隔世般遥远。
我也从来不理解别人对故乡那份深情,无法感同身受。或者不妨可以坦白一些,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人生中有太多不堪,连回首往事的勇气都没有。
可这些和我的故乡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多少年来,它一直是我刻意遗忘和疏远的地方,一个连同生命中前二十年想要一并抛弃的地方,它是我的出生地,我固执地以为我惨淡的人生因它而起。几天里我反反复复想,终于第一次想明白,原来不是。
是我错了,我一味强加于它太多负面、以及诸多跟它毫无瓜葛的东西。说到底,它只是一片单纯的土地而已。
一切其实是从离开故乡之后才开始的。
2
是的,有时我会拿它和别人山清水秀的故乡做比较,我认为它是个丑陋的地方,没有引人入胜的风景,没有广阔的视野,目光所及的只是农田里的庄稼,直直铺向远方的松软土路,农民们终日疲劳的倦容。从小我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眼界被紧紧包围村庄的高大的庄稼挡严,我没有远方可看,看不到村庄以外还有广阔的世界。
我想,或许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我厌恶故乡的一个重要原因。成年之后的我会怨恨,一个从小被限制了眼界的人,她哪里看得到大世界?
但很多时候,当我回望童年,背景的底色只能是故乡。当然也不可能是别的地方。我在故乡过完了整个童年。我总是隔着三十年的时光,一遍遍看到幼年的自己,沿着村子西头下坡通往学校的那条路,在路边土沟里捡风里翻飞的糖纸、毛线头、旧杂志上残缺的图片。我还会把印着嫦娥奔月的月饼包装纸收藏起来,尽管上面的嫦娥画像并不美,甚至五官和身体都是错位的,还大都被月饼上的油浸透,极其粗糙油腻。但她身披长长的飘带,姿态婀娜,仿佛随时飘离尘世的超然和自由。我猜想,那或许正是她吸引我的地方。
我不知道这样的行为背后预示了什么。但我想,大约从那时候开始,在几乎完全无意识中,我已经开始试图从那片贫瘠的土地上寻找一个绚丽的世界,以摆脱或者填充故乡单调的色彩和生活,并寻找一条通向外面世界的路。
我也不知道我童年生活中经历的所有一切有无意义,又有何意义。那挎着篮子割草喂驴子的生活,坟地上放羊的生活,柿子树上猴子一样游来荡去的生活,收割完的土地上捡拾麦穗和挖红薯的生活,暴雨过后在汇流成河的院子里双脚每走一步都深陷进去拖泥带水的生活,风雪之夜跌跌撞撞紧跟着大孩子走在晚自习回家路上的生活,一个人独自走街串巷寻找破砖烂瓦的生活,明亮如昼的月光下混在一群孩子中间舞枪弄棒打仗捉迷藏的生活,沿着一根晾衣绳踩高跷的生活,给猪捉虱子的生活,趴在一边看母亲和驼背爷爷给兔子剪毛的生活,乐此不疲无微不至照看心爱的小孩子的生活,那一年年在四季中成长起来的生活……
我从来都不知道,原来,故乡有这么多的回忆让我念念不忘,故乡曾给我如此丰盈多姿的生活。
3
节目中,白岩松讲述他的呼伦贝尔大草原曾让他当众嚎啕大哭。斯那定珠的故乡让他散尽万贯家产用十年完成一句誓言。
作家余华的故乡在他的书里,导演贾樟柯的故乡在他的电影里,诗人郑愁予的故乡在他的诗里。
我只是个无名小卒,我的故乡也是一个无名小村庄。它只是在那里,一直都在的那个地方。闭塞的视野,俗气的房屋,依旧生活着没什么理想抱负的一代代人。它依然还没有扎根在我心里。
我不想回去,不是没有想见的人,而是不敢直面彼此沧桑的面容。我知道,我熟悉的很多人已经老去,一些人已经永远不见。同时,那一茬茬孩子长大,一茬茬孩子还在出生。故乡已不是我认得的故乡,也不是会认得我的故乡。
但偶尔我会想念那些路,通往小学校的路,通往农田的路,通往集市的路,通往其他村庄的路,通往早已化为尘土的姥姥家的路。
这么多年,我既不爱出生的那个乡村,也不爱现在定居的北方城市,但路是我始终钟爱的,无论任何一条路,无论它将通往哪里,乡村或者城市。因为在我看来,路如同奔流的河,它是流动的,处于一种永远都是进行时的状态。
它把我带到外面的世界。也许有一天,它也会带我回故乡。
而当我们终于不知疲倦
山一程水一程
渐行渐远才发现
故乡是根本剪不断脐带的血地
断了筋骨
连着血脉
故乡
是起点 是终点
是即便永远回不去
也依然是故乡的
那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