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情绪管理之ABCDE理论

情绪无时不刻在影响着每个人。

不同的2个人,看到半杯的水,得出的感受完全不一样。
乐观的人看到的是剩下还有半杯的水,还能再喝半杯
悲观的人看到的是已经有半杯水喝完了,只剩下半杯水能喝了
事实是一样的,但因为不同的人的出发点和角度不一样,导致带来的思维活动,情绪感受差别很大,并且进一步影响每个人的行为

ABCDE理论指的是:
A:Adversity, 主观判断为不好的事情,注意这只是一个客观事实
B:Belief,你对这件事的看法,往往是下意识的看法,也就是你如何解释这件事,这是一个主观判断
C:Consequence,你基于对这件事的看法所做出的行为,这是具体的行动
D:Disputation,反驳,也就是重新审视B的看法是否正确,有没有其他角度来看这件事情,重点是接受不能改变的 改变可以改变的
E:Energization,激发。经过D反驳之后,如果形成了对事情新的看法,那么所激发的新的行为

简单的说,如下图所示:A是事实,B和D是观点,C和E是行为

具体来说,
1.区分A和B,也就是区分事实和观点是很关键的第一步,你所认为的不好的事情,是真的不好么?还是只是你习惯性的感觉?你的观点≠事实。

举例:你在一次公开发言的场景中说的不是很好,听众反馈一般。 这只是一种事实,但并不是代表你就没办法做好公开发言,可能你只是练习不够而已。所以,无法得出你没用的结论。

2.你的自动的观点,自动导向了自动的行为。这只是大脑基于过往的经验匹配或者是情绪匹配,所匹配到的一种行为模式。

为什么会自动匹配,自动触发。是因为过去形成了这样的自动机制。但并不代表这种自动机制不能被改变。

目标选择的8个方向中,我们提到的烂草莓,指的就是类似的自动机制

3.根据Fogg行为模型,行为B=MAT,其中M是动机,也是观点,T是触发器,也就是这件事情。

因为烂草莓一直存在,所以当事情发生之后,就会自动触发过往的观点,然后自动触发行为。

4.很多人说未来人工智能的大力发展之后,机器人会替代人类的大部分工作,但别忘了,对很多人来说,你的行为何尝就不是类似机器人,自动被触发的去自动做很多事情?

5.不同的出发点,会形成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观点会引发不同的行为。 所以,当换个视角去看待同一件事情的时候,观点有可能完全不一样,甚至相反,那么所对应的行为也会截然不同。

重要的是,你是否愿意放弃自动反应的“方便”,来尝试一种新的可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Spring Cloud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中一些常见模式的工具(例如配置管理,服务发现,断路器,智...
    卡卡罗2017阅读 135,347评论 19 139
  • 细罗阅读 4,518评论 7 14
  • 有一个很普通的生活场景,你一定经历过。乘地铁或是逛街时,有乞丐走上来讨钱,你往往会视而不见或者摆手离开,偶尔才会丢...
    彼得猫乌金阅读 2,498评论 0 49
  • 如果生活不够慷慨 , 我们也不必回报吝啬 。 何必要细细的盘算 , 付出和得到的必须一般多 。 如果能够大方 , ...
    泙瀞_7b03阅读 1,48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