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活过得是自己满意的频率吗?最近一直在看一些方法论的书籍,也总结下最近的学习内容吧,希望我们一起用科学的方法而非鸡汤来影响我们的生活,首先总结下应该去坚持几个习惯吧:
1、冥想
每天抽个5-10分钟的时间一边听冥想音乐,一边关注着自己的呼吸,让当下的每一秒都关注在自己的一呼一吸中,即使会走神也没有关系,当你意识到自己走神了,马上回到当下,继续关注,坚持一个月,你会发现自己的专注力变强了,也更容易去控制自己的情绪了,因为冥想会增强前额皮质的海马体灰质密度,它掌控着一个人的理性与控制能力。
2、早起
如果早上6点起床,你的生物钟差不多在晚上10点时就开始困了,要想早起不艰难,就得形成属于自己的生物钟。早起出门不堵车、早起坐车有位置、早起无人打扰可静心高效的处理事情、早起让你拥有整块的时间、早起还可以让你的身体享受营养美味的早餐...帮助早起的辅助环境:香味、光线、音乐。
3、阅读
阅读的好处不用多说,早起看看书或者没有特殊安排时都可以用来看书,在阅读中,还可以准备一支笔,划下能触动到你的句子,边看边在文字旁写下自己内心的感受,写的过程也是将自己的感受与作者的感知连在一起的过程,划下有触动的句子还有个好处就是在你重读这本书时,就可以直接阅读你划下的句子,更有效的去阅读书的重点,而且读第二遍的收获一定是大于第一遍的哟。
4、写字输出
仅仅用流水账式的方法写文章会让人乏味,多增添一些情绪感知,如当下你的感受、情绪是怎样的?让你更清楚的去看到自己的内心,通过写字来不断走进自己的内心深处;同时,写字的过程也是整理思维的一个过程,经常的去整理思维,为让你的思维越来越清晰,做事效率越来越高;建议早上写日记,因为经过一晚上的睡眠,会让你更冷静的去思考问题,不会夹带过多的负面情绪,能更加理性的去看待问题。
5、从定小目标开始
学会将大目标分解成小安排,把要做的小安排分配到每天、每个时段中去,这 样你才能离目标越走越近,否则它永远只是愿望而已,比如你希望自己变得健康,那么你要做的就是安排每周2次的运动,每次30分钟,没有难度才容易坚持下来。
6、运动
运动中会释放内啡肽又叫“快乐激素”,它们是心情的增强剂,抵抗哀伤,掀起你兴奋的波涛,也会起到保护和修复记忆神经元的作用,就像电脑死机重启,运动后会觉得心情放松,变得开心,当然,快乐感不是你跑的越多,就获得越多,而是在于跑步的时间,经科学实验研究,往往只要30分钟的运动,会对你的生活、心情、免疫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推荐中等偏上强度的运动:如跑步、登山、游泳、羽毛球等,维持运动30分钟以上才能刺激内啡肽的分泌。
运动30分钟后大脑的状态要远远活跃于静坐时的状态,运动让你精力充沛
好吧,先写这么多吧~ 让我们一起去坚持这六项习惯吧,习惯会让你感知到自己每天都在行走的路上,路,走着走着就开阔了,未来的某一天你会发现,原来遥不可及的愿望居然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