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老子和道德
《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下”。荆山,位于现在河南豫西,且存有轩辕黄帝铸鼎原,就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平定天下,统一四方后,铸造三鼎,祭祀天、地、人的地方。
五千多年前,轩辕黄帝带领先民,在中原地区黄河岸边刀耕火种,捕渔狩猎,在实践中发明文字,制造舟车,植桑养蚕,织布蔽体,使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草叶兽皮遮羞的荒蛮时代,步入文明。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黄帝总结出:天有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揭示了宇宙运转是谁也不可违抗的自然规律;地有山川河流,花草树木,是人类赖以生存必不可缺的自然条件;人有祖宗神灵,顶天立地生息繁衍,这三者缺一不可。因此,轩辕黄帝在统一天下之后,铸鼎铭功,浓缩了宇宙万物之精华,铸造了天、地、人三鼎,以此来象征至高无上的人间正道,让后人牢记要遵循自然规律,敬天、敬地、敬人。
庄子在他的著作《逍遥游》里就有黄帝得道的记载。豫西铸鼎原上保存的唐贞元十七年,即公元801年,由虢州刺史王颜撰文、华州刺史袁滋镏书的《轩辕黄帝铸鼎塬碑铭》,是目前我国记载黄帝功绩的唐碑,它上面的碑文记载着:“惟天惟大,惟帝尧则之;惟道惟大,惟黄帝得之。”碑铭与序共137个字,其中“道”占6个字,且均为句眼。这说明了黄帝是道的先知,是道的创源人。
两千五百多年前,老子来到河南的函谷关,驻留了五个多月。期间这里黄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遗迹深深吸引着老子,点燃了他的思想火花。黄帝平天下、造文字、推历法、兴农工,倡贸易等功绩,令老子感慨万千。尤其是黄帝铸造的天、地、人三鼎,更是贯通天地,恩泽万物,成为老子著经的不竭源泉。天、地、人的实质就是道德的内涵,天、地、人三鼎就是道的载体。通俗的说,《道德经》就是讲天、地、人的事儿,讲天、地、人的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形成的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因此,后世也就有了 “黄老之道”的说法。
“人法天,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从天、地、人所形成的宇宙观中悟出的道。他从宇宙的演变到历史的发展,深深地感悟到轩辕黄帝铸造天、地、人三鼎的用意,从中总结出万物运动的普遍的规律,即是道。从而形成了以道为核心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观。
因此我们说,黄帝是远古时期道德法理创源人,老子李耳是道德理论的重要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