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听说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不比较。真的不比较吗?你在这个社会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中,怎么可能不比较,而是要如何比较,怎么比较?
我们也常听说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多鼓励,而不要打骂,真的是这样吗?也许有对的一面,但任何事情都是辩证两面的,真的一点都不能打骂吗?也未必。应该说要怎么打骂,怎么才是有效的。骂醒打醒不是说未常不可。康熙应该感谢孝庄的耳提面命,时时大骂。
我的两个孩子,一个九岁,一个三岁。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一个虎头虎脑,一个上蹦下跳。我在绞尽脑汁想孩子的优点,可满脑跳出的都是问题,我这是不是亲妈呀?不是说每个妈妈的眼里装的都是孩子的天真、可爱吗?我是不是眼睛有毛病,思想有问题,或则说是不是挑剔型、抱怨型人格。呵呵,你的想法决定你的语言,你的语言决定你的行为,行为的糟糕要在源头上解决。
我最近在深思我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不敏感不敏锐,比如说我们平台公司的资产顾客问题、小程序上线,我是知其变动而不闻不动,知其大概而不去深究,知其原由而不细想对我的影响。直到所有都板上钉钉,我才细想细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的顾客怎么那少,我的店长怎么都不在。汗颜......
这种心态、状态对孩子的影响就是不及时关注他此时的状态、作业,而导致拉下一大截时,想补又无从下手。其实孩子也是很无奈或者说无法改变的。这是一个死循环。眼前最重要,不要翻旧账,要抓重点,孩子逼是逼着在学习,逼着在做作业,可自主能动性呢,他知道为什么学?他知道怎么学?也许这才是更重要的。此刻有的家长要骂我了,孩子这么小懂什么,所有的习惯、爱好就在于培养,你不指导纠正,他知道什么学,怎么学?没有无师自通,那是时间的代价,那是后悔的产物。所以呀,什么事情都是辩证的,看你怎么看,怎么做。
刚眯了一小会儿,眼睛睁都睁不开,明明昨天白天还想着要写文章交作业,可可可,晚上下班回到家,吃完饭,发发货,扫扫地,做做家务,给孩子洗洗澡,给孩子讲完故事,已经12点了。一直都没想起来写文章交作业这回事。直到半夜被雨声吵醒,武汉昨晚下半夜霹雳吧啦下了大半夜的雨,上午这会儿,雨还在持续,一直这样雨如流水潺潺,似乎在给我的思维伴奏,呵呵,心理自嗨一会。
这其实也暴露了我的另一个缺点——没有计划性,没计划性的缘由就是眼光短浅,看不到远方,没有远期规划,没有目标,不懂得管理自己。不懂得管理自己的身材、饮食、睡眠、孩子、老公、财务、学习......所以生活一直都在填坑,从一个坑中出来,又掉入另外一个坑,这也是被生活折磨的手忙脚乱的一个原因。
这种习惯也会无形折射给孩子。孩子其实真的是一张白纸,你怎么做他怎么模仿,就看你怎么塑造,我家老大现在做事情时时半途而废,什么每周读一本书计划,练字计划,背唐诗宋词计划......都跟我的惰性密不可分的。我是第一责任人,我该负责。我的很多计划也都付诸于前期,或者说进行到一半就搁置了,我的色彩,我的家庭教育,我的雍伟书法,我的......希望我的写作可以一直持续。
叽里呱啦废话了一大筐,我想说的是,教育孩子先教育好自己,自己都没做到十全十美,自己都不是什么权贵,自己都混的不如意,凭什么把一些要求都寄托压制在孩子身上,我们在做,他们在看。他们是我们的镜子,可以照出我们的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