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类的婴儿在受到威胁时需要依赖一个可靠的形象,照顾者的共情及对恐惧和抗议的反应将会婴儿内化并影响其后续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具体如下:
①反应是一致的——则是令人平静和安心的——被婴儿内化为安全依恋的能力(对这一安全基础的体验)——这使游戏、探索和自省成为可能
②反应是不一致的——则婴儿与这一形象的依恋是不安全的——内化为不安全依恋——抑制创造性思维、冒险和交流的感觉
PS:上述两种为儿童发展出的内在的依恋的工作模式;依恋和丧失是中心问题(依恋理论——约翰.鲍尔比),这一点不好理解(请大家指导下)
2.婴儿的依恋模式很大程度上收到照顾者依恋模式的影响,尤其是在与照顾者的交流中。与不同家庭成员形成不同的依恋模式将会对孩子内在客体的形成产生影响,接着再影响长大后对伴侣的选择。
3.具有安全感的和被预先占据的成人对亲密伴侣的感受是正性的,而轻视的和感到恐惧的成人对伴侣的感受更负性(婴儿的依恋模式是否和父母一致?)
4.婴儿的依恋策略和成人照顾者的策略相关性(核心是父母将婴儿体验精神化的能力)
①安全感的成人对自己的过去感受连贯,从父母那里获得自主性,拥有良好的反映孩子感受的能力,他们养育的孩子倾向于形成安全依恋型
②回避型和轻视型的成人压抑情绪,否认负性一面,将过去的经历理想化,他们的孩子倾向于形成不安全型的依恋,回避他们对于依恋的需要
③抗拒型或先占型成人对自己童年的体验是不连贯的,与父母交缠不清,感受泛滥,他们的孩子可以预见是无安全感的亲近而拒绝安慰的
④混乱型或未解决型的成人不能调节感受或行为,而他们的孩子则倾向于不能组织好自己的感受,对父母表现出古怪而混乱的反应
5.依恋理论和客体关系理论
①依恋理论把内在现实处理成内在工作模型的集合,而客体关系理论把自体当做动态关系中内在客体关系的系统
②依恋理论聚焦于对分离和重聚行为的研究上;而客体关系理论则研究和解释治疗关系中复杂而微妙的行为变迁
PS:关键词——防御、焦虑、动机、投射、内射性认同、潜意识幻想、潜意识交流、本能驱力
6.我们注意来访者的记忆是词语的形式,还是象形的形式。提供类似早期童年照料的治疗关系,帮助我们发现并解释背景性移情。(治疗师就像一个安全的父母,关怀需要注意的儿童,去感觉、想象和理解来访者的体验)(精神化)
7.基于依恋理论的夫妻关系和家庭治疗——不安全的伴侣会以僵化的角色出现,彼此防御,以支配和服从作为相互作用的方式。安全的伴侣之间享受着互惠主义,弹性的角色分化,平等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