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 宣 文 化|
专注于城市文化宣传
因为早产,他一出生便被确诊脑瘫,幸福的家庭从此改变原先的轨迹。然而,他的父亲自学医术为他治疗,还将他从一个毫无自理能力的脑瘫患者,培养成一名职业拳击运动员。33年间,他不断向命运“出拳”,坚定而执着。
他叫汪强,天津人。
1自强
1986年,天津市儿童医院的一纸诊断犹如晴天霹雳,将汪强一家人推向深渊。汪强1岁多还不会坐,6岁了还不能张口说话,生活完全无法自理。
父母四处求医,足迹踏遍了天津的大小医院,父亲汪宝柱还购买了各种治疗脑瘫的医学书籍。 在父母的不断的努力下七岁的汪强终于说出了人生中第一个字“M……M……妈”,这为久经伤痛的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
母亲刘惠琴(左)为汪强进行头部按摩。新华社 记者岳月伟 摄
9岁父母将汪强送入天津市河东区一所普通小学读一年级。然而,比同学高出一头的汪强却始终难以融入普通孩子的群体。高年级学生总是欺负他,但他要活得有尊严。“尊严”二字,深深地扎在汪强的心里。
男儿当自强。在12岁时,曾当过武警拳击教练的父亲决定教汪强打拳。从最开始必须抓着父亲的手臂、提着他的腿去完成每个动作,一遍遍的完成动作到“小拳王泰森”。别人一遍可以完成的动作,他要做十遍甚至百遍。再当遇到想欺负他的同学,他就亮出拳头。
2自信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在中间我们要不断的努力,作为脑瘫患者的汪强,比常人更要努力。起初了解到他是脑瘫患者,主办方不愿接受他,对手很少对他正眼相看,汪强默默地将这些“小瞧”转化为奋斗的动力。
汪强在拳击俱乐部内练拳。新华社 记者岳月伟 摄
作为脑瘫患者,练习拳击谈何容易。汪强的手脚灵活度远不如普通人,在这样周而复始的训练下,汪强打烂了十余副手套,就连厚实的沙袋都击打出了裂纹。
自信使人奋进。多年的艰苦训练,终于让汪强在2015河北保定举行的“鼎裕辉杯”全国拳击俱乐部拳击争霸赛中一举夺冠。耀眼的聚光灯将争霸赛擂台照得明亮,汪强也有自信相信今后日子会更好。
3自立
24岁那年,汪强以每月500元的租金租下了小区楼下的仓库,办起了拳击俱乐部。五颜六色的拳击手套、头盔散落在地上,沙袋、杠铃等健身器材一应俱全。墙上还挂着他与两位拳击高手泰森和邹市明的合影。
汪强在拳击俱乐部内训练体能。新华社 记者岳月伟 摄
汪强招收了9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并担任陪练,为同样想追逐拳击梦想的年轻人提供训练。身上经常青一块紫一块,脸上‘挂彩’更是常事。
汪强(右)与奥运冠军、“拳王”邹市明的合影。资料图片
汪强说:“我希望将我的拳击俱乐部办得蒸蒸日上,招收更多学生,一辈子从事我所热爱的拳击事业。”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就是说的汪强。
汪强在天津市北辰区的家中缠绷带。新华社 记者岳月伟 摄
汪强用自己的双手,扛起家庭的重担;用自己的不懈的奋斗,创出自己的一片天。幸福不会从天而降,需要你不断的奋斗。要创造美好生活、得到幸福,必须不懈奋斗。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相信勇敢、自信、自强、自立的他可以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