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管理,县管校聘这一管理模式已在多地实施。这一管理模式旨在强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辖区教师的管理职能。通过县管校聘,将县域内的教师进行有序轮岗,从而达到县域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城乡教育水平的差距,实现县域教育的均衡发展。一般情况下,在实施县管校聘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优质教育资源向薄弱学校倾斜的原则,也就是在县管校聘中,应该拿出一定名额的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轮岗执教,以发挥这些优秀教师的教学示范作用,带动薄弱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但在实际实施中我们会发现,真正的优秀教师并没有几个愿意向薄弱学校流动的。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因此要使县城优秀教师向乡村小学流动,实施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阻力的。要想打破这一局面,促使优秀教师愿意到乡村落后学校支教,教育部门应该制定更加接地气的举措,增强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执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再次,要加强对学校校长的管理力度。杜绝在县管校聘实施过程中,某些领导徇私行为的发生。防止某些领导利用县管校聘之名,行打击报复
相信我们的县管校聘工作在具体实施中,一定会落实的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