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大学生创业

前几天,有个大三同学跑来问我休学创业的事,我问他为什么不先拿到毕业证后再做决定,他说受到了创业教父们的启发,有了好的idea就要去执行,得抓住成为“人生赢家”的机会。

面对创业教父们的忽悠,面对创业学生的冲动,我希望可以用文字让浮躁稍微冷却一下。

我先说创业教父们的逻辑问题。

维珍集团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是个喜欢刺激、爱冒险的家伙。

有一次一个教练忽悠他来体验一下滑翔伞运动。他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看着自己桌上的女儿照片,反问道:“你有老婆和孩子吗?”

教练回答:“当然,我结婚15年了,还有两个女儿。”

理查德说:“好,那我跟你去体验一次。”

后来,他跟别人解释说:如果对方也有家人,但他依然可以在那项极限运动中安全地寻求刺激,那证明他真的可以把控风险。但如果对方只是个毛头小伙子,没有家人和孩子,只是凭冲动或者想出名就来忽悠我加入,我才不会理他呢!

你看,成功者的思维方式是遵从理性和逻辑的。

那我们反观忽悠大学生创业的大佬们,他们家的孩子们是不是都在大学毕业时就被他们赶去创业了?没有!一个都没有!

这就好奇怪啊!

如果真的是那么好的事,为啥他们不让自家娃尝尝甜头呢?

我猜,可能很多大佬心中有大爱,“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嘛。但是,那也至少应该用自家娃的人生做一些验证,再推而广之吧?没验证就跑去忽悠别人家的娃,岂不是“勿吾幼,但却人之幼”了?!这种也不能算是负责任的行为,那也谈不上所谓的“大爱”了。

那我们要不要听信他们不经自身验证的建议呢?

理性的人,应该不会。轻易被对方所煽动的感性的人,恐怕也应该冷静下来琢磨琢磨。

如果创业真的如他们所说的那么理想的话,那这个世界上应该多出一种“创二代”的身份,而不是只有“富二代”。

毕竟自己已经建立和积累了那么多的人脉、平台、资源,子女在这个基础上达到“创业成功”的几率应该比很多草根子女大N多倍才对啊,但为什么他们却让自己的子女远离创业这条路?

因为他们创过业,深知创业的凶险!哪怕如他们当下之成功,都难保子女甚至是自己能够再度成功。他们明白创业成功是个极小极小的概率事件,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子女用其宝贵的年华去赌一张人生彩票。更何况,他们已然不需要彩票的物质奖励了。

所以,大佬们有生之年要做的是:转身去做投资者,然后尽可能忽悠别人去创业,让分母变的更大一些、再大一些,这样,他们就可以利用当下的资本让“肉烂在锅里”了。而他们的子女也就更加无需去编织什么“创业”的梦了。

这样一说,逻辑好像通了。

如果还是没能理解,我们可以展开想象力,脑补一下大佬们对自家娃说的两种心里话:

第一种:孩子,我希望你可以去追求你的梦想去,没事,咱家账上有那么多钱趴在那,看着就烦!你最好退学去创业、尽快去、别耽误!而且,不要怕烧钱,你要尽量用钱去点燃自己的青春,梦想就是要去实现的!咱家的钱烧完了也没事,大不了咱们父子俩重头再来!这样,你顺便把我的人生也重新点燃了,我也能再次找到那种没钱时的压力和痛苦,这样可以激发我的人生实现再一次地升华,激发我的事业第二春!我求之不得呢!所以,加油吧,孩子!

第二种:孩子,爸爸辛苦了一辈子,攒下这些家业,就是希望你不要经历爸爸过往的沧桑,爸爸希望你一生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的就好了。有咱家这些钱,只要你不碰黄赌毒,到了孙子那辈都花不完。我就希望你做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或者压根不做什么事。爸爸更有能力让你拒绝做那些你不喜欢做的事。至于爸爸在外面让那些学生退学创业的说法,你也千万不要听,因为只有他们出去创业,咱们家才能把财富更顺利的传给你的孩子、你孩子的孩子,无穷尽也。

反正只要咱们一家人开开心心、健健康康的就好了。对了,你22岁的生日,爸爸就送你上次在迪拜看上的那辆布加迪,好嘛?

请问,你觉得哪一种更贴近真实中的父亲对自己孩子说的话?

所以,我希望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还是回到理性的角度上,认清楚“职业资源才是创业的前提”,而不要被外界的忽悠和冲动所左右。

当然,我们可以借助忽悠大师们的嘴脸,看清楚里面的坑,避免这种被动创业。什么叫被动创业?

A.找不到好工作或者受不了打工委屈而去创业的;

B.以为自己很聪明但没有任何职场体验的;

C.凭一个点子就去创业的;

D.看到别人创业赚钱了就跑去创业的;

E.手上有闲钱又无所事事的。

通常在这些被动创业中,失败多半是因为创业者自身的问题。

比如:有些人是因为懒惰,没有能力拿到心仪公司的Offer,又不愿意在企业里面被各种规矩约束,才举着创业的旗子号称自己干,也没干什么,也干不出什么,这不叫创业,叫躲避就业;

有些人是因为别人的带动,反正自己投入不大,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与到创业中,这也不叫创业,这叫搂草打兔子,多半也不太会成功;

有些人是因为被某个故事或某篇人物传记一激发,觉得自己也可以创业,便自己或几个人干起来,这个是多数情况下的创业,但失败概率很高!

以上是常见的几种创业失败情况,因为一开始的动机就不是干事业,而是在赌运气,失败率必然会非常高。

那怎样才算真正做好创业的准备了?

1、有较为丰富的职业资源储备;(何为职业资源?如何盘点自己的职业资源?请参考《这样求职就对了》一书)

2、梦想级别的项目;

如何辨别自己的项目是否是梦想级别?将项目放置两个月,两个月后还能朝思暮想,且被N个人打击后依然坚信自己是正确的,那暂且符合这一条件。

3、供给18个月的运营资金;

创业不是闹着玩,不仅缺少了打工时的月薪,还要往里投入钱。很多创业项目都在关键时刻因为资金问题功亏一篑,所以请保证你的项目能至少平稳运营18个月。

4、合适的团队;

创业是个系统化工程,是要搭建一个价值创造和分配的机制,靠单打独斗无法成功。所以,能否找到合拍且互补的团队,也成为了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

5、家人的支持;

最重要的,要明确创业不是生命的终极目标。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创业无论成功与否,都难以让你的人生完整。

最后,希望“创业”“融资”“估值”不再是课间讨论的热词,而是“认知”“专业”和“精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