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重疾险,是不是很多想买或者买过重疾险的人都想着买一份重疾险以后再生什么病我也不担心没钱治了,而且只要是疾病严重保险公司就会赔,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重疾误区1:重疾赔付的钱是用来治重病的
正确的打开方式:重疾险是你确定是重疾后给你的一笔赔付金,这笔钱大抵主要用来帮助你还清因为重疾看病借的钱,自己瘫了找个人照顾,支付一定时期内小孩教育、养老费用等。
什么是“确定重疾”?看下重疾的几个分类你就明白了:
A. 单纯疾病:如恶性肿瘤
B. 手术后才能理赔: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搭桥术、主动脉手术等。
C. 确诊一段时间后才能理赔: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瘫痪、深度昏迷、严重脑损伤等。这些基本要求被保险人达到某种特定状态(如自主生活能力缺失、永久性功能障碍)90天、180天等。
只有A类是医生诊断就可以赔的;B类是手术后才能赔,那么昂贵的手术费用哪里来?如果没有可垫付的医疗险,这部分费用还是需要自己筹;C类已经是出院好多天之后才能确定的重疾,之前看病的钱同B类手术疾病。
所以,重疾不是所有的病都是确诊即赔,有些赔付是有条件的。所以如果想有钱安心治病,一定配备可进行医疗金垫付的医疗险,那个是真的救急用的。
重疾误区2:医生、朋友或者你自己觉得疾病严重保险公司就赔
正确的打开方式:重疾的“重”不是你说了算,也不是医生说了算,而是条款里的“重疾定义”说了算。
举个例子:
严重冠心病:重疾定义是这么规定“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主要血管严重狭窄性病变,须满足下列至少一项条件:(1)左冠状动脉主干和右冠状动脉中,一支血管管腔堵塞75%以上,另一支血管管腔堵塞60%以上;(2)左前降支、左旋支和右冠状动脉中,至少一支血管管腔堵塞75%以上,其他两支血管管腔堵塞60%以上。左前降支的分支血管、左旋支的分支血管及右冠状动脉的分支血管的狭窄不作为本保障的衡量指标。”我们就分析第一个条件吧,定义要求“两支血管一个堵塞75%以上,另一支堵塞60%以上”,而临床上一个血管达到75%以上,医生就已经觉得达到严重的指征了。
所以,不是医生觉得严重就能赔了,疾病程度一定得符合保险条款里对于每个重疾的限定。
说到这里,有人又开始疑惑了,重疾条件这么严格,重疾还需要买吗?一句话,重疾定义再严格,还是会发生的,只是发生的概率比你想象的更低点罢了,风险还在!
下期话题:定期重疾还是终身重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