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复习2

一.单选题

1.关系模式的任何属性

A、不可再分

B、可再分

C、命名在该关系模式中可以不唯一

D、以上都不是

2.关系数据库中的码是指

A、能唯一关系的字段

B、不能改动的专用保留字

C、关键的很重要的字段

D、能惟一表示元组的属性或属性集合

3.根据关系模式的完整性规则,一个关系中的“主码”

A、不能有两个

B、不能成为另外一个关系的外码

C、不允许为空

D、可以取值

4.一个关系只有一个

A、超码

B、候选码

C、外码

D、主码

5.在关系R(R#,RN,S#)和S(S#,SN,SD)中,R的主码是R#,S的主码是S#,则S#在R中称为

A、超码

B、候选码

C、外码

D、主码

6.一个关系数据库文件中的各条记录

A、前后顺序不能任意颠倒,一定要按照输入的顺序排列

B、前后顺序可以任意颠倒,不影响库中的数据关系

C、前后顺序可以任意颠倒,但排列顺序不同,统计处理的结果可能不同

D、前后顺序不能任意颠倒,一定要按照码段的顺序排列

7.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应能实现的专门关系运算包括

A、排序、索引、统计

B、选择、投影、连接

C、关联、更新、排序

D、显示、打印、制表

8.自然连接是构成新关系的有效方法。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使用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多个共有的

A、元组

B、行

C、记录

D、属性

9.有两个关系R和S,分别包含15个和10个元组,则在R∪S,R-S和R∩S中不可能出现的元组数目情况是

A、15,5,10

B、18,7,7

C、21,11,4

D、25,15,0

10.设有关系R和S,关系代数表达式R-(R-S)表示的是

A、R∩S

B、R∪S

C、R-S

D、R×S

11.同一关系模型的任意两个元组

A、不能完全相同

B、可以完全相同

C、必须完全相同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2.设W=R⋈S,且W,R,S的元组个数分别为p,m,n,那么三者之间满足

A、p<(m+n)

B、p<=(m+n)

C、p<(m*n)

D、p<=(m*n)

13.关系运算中花费时间最长的可能是

A、选择

B、投影

C、除

D、笛卡尔积

14.在关系模型中,一个候选码是

A、必须由多个属性组成

B、必须由一个属性组成

C、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属性组成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5.关系代数运算是以()为基础的运算。

A、关系运算

B、谓词运算

C、集合运算

D、关系代数

二.填空题

1.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包括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域完整性。

2.在专门关系运算中,从表中按照要求取出指定属性的操作称为投影;从表中选出满足某种条件的元组的操作称为选择;将两个关系中满足一定条件的元组连接到一起构成新表的操作称为连接。

3.在关系数据库中,一个关系就是二维表,一张没有重复行、没有重复列的表。

4.在一个关系中,列必须是同质的,即每一列中的分量是同类型的数据,来自同一域。

三.名词解释

1.关系模式

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Relation Schema)。通常可以形式化地表示为: R(U,D,Dom,F) 其中: (1)R:关系名。 (2)U:组成该关系的属性名集合。 (3)D:U中属性所来自的域集合。 (4)Dom:属性到域的映像集合。 (5)F:为属性间的依赖关系集合。

2.外码

设F是基本关系R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但不是关系R的码。如果F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则称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Foreign Key)。

四.计算题

1.设关系R、S分别为下图所示,计算R÷S。

关系R中X={A}={a1,a2,a3,a4},关系R中元组在X上个分量的象集分别为:

a1的象集为{ (b1,c2),(b2,c3),(b2,c1)}

a2的象集为{ (b3,c7),(b2,c3)}

a3的象集为{ (b4,c6)}

a4的象集为{ (b6,c6)}

S在关系Y上的投影为Y={B,C}={(b1,c2),(b2,c1),(b2,c3)}。

所以R÷S={a1}

2、设有一个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XSCJGL)数据库,包括Student、Course和SC三个关系模式:

Student(Sno,Sname,Sgender,Sdate,Sdept)

Course(Cno,Cname,Cpno,Ccredit)

SC(Sno,Cno,Grade)

其中,学生表Student由学号(Sno)、姓名(Sname)、性别(Sgender)、出生日期(Sdate)和所在院系(Sdept)组成;课程表Course由课程号(Cno)、课程名(Cname)、先修课程号(Cpno)组成和课程学分(Ccredit);选课表SC由学号(Sno)、课程号(Cno)、成绩(Grade)组成。数据如下图所示:

(1)查询“计算机学院”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和出生日期。

(2)查询“赵菁菁”同学所选课程的课程名和成绩。

(3)查询同时选修了课程号为“C002”和“C004”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4)查询“王一鸣”同学不及格课程和课程号和课程名。

(1)查询“计算机学院”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和出生日期。

  ПSno,Sname,Sgender,Sdate(σSdept='计算机学院'(Student))

(2)查询“赵菁菁”同学所选课程的课程名和成绩。

(3)查询同时选修了课程号为“C002”和“C004”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4)查询“王一鸣”同学不及格课程和课程号和课程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