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纯爱的书
很久没有静下心来,看一部关于纯爱的书,绵软的,如白云一般的爱,就像四季的风,拂过脸庞,潋滟的水,流过肌肤。更没有精力写一篇至少可以自我陶醉的文章了,有些人期待已久,只不过是一个生命的过客,在这一路的寻觅中,无数个犹如萤火的光亮,忽明忽暗的招引着前路,一路颠颠撞撞,至今还在路上……
我试图穿破一些障碍,就像面对爱情,生活,理想。然而,力量极其微弱,障碍显得难以撼动,就像一座崖壁,高过云峰,矗立在心间。纯爱的书,我最早时,曾躺在山间的磐石上痴情的读过,那时,风轻云淡,诗一般的心境,就在《西河》杨柳飘逸的彩莺桥,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也曾让我夜不能寐,食之无味。心中被《窗外》的期盼缠绕着,惺忪间,一只夜莺流转出爱的缠绵。
纯爱的年龄,一起去过一处梨花纷飞的小张庄,也在花下轻许诺言,那时的心间映射着一张面带雨露的脸颊,清晰可见,翩翩而来,就像蝴蝶,徜徉在花间。好像一首诗,但我只记得那曲伤感的《葬花吟》。最早的纯爱,当属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或者是王实甫戏剧里的张珙和崔莺莺,以及那首读后让人撕心裂肺的“上邪”。封建礼教下的男欢女爱,直面扑来的是幽暗,虐恋的残酷,无声无息的压抑之爱,到了极点,终点往往归于悲剧。相比之下,西方社会最早的纯爱,也是出现在戏剧作品中,只是精神祭祀的方式和对象,发生了改变,中国古代的封建利器是中央集权下的神鬼之说,佛学最早传入中国是在汉代,那么汉代之前呢?应该是纯而又纯的《诗经》了,至今只要你独自处于水岸,就会想起那首《蒹葭》,当你深处一片氤氲弥散长满菱角的湖中,总会想起那首先秦以来,传唱千年的《关雎》。而早在地球的另一处,17世纪中叶,威廉统治下的英国社会,出现了一位享誉世界的文学大师,他就是莎士比亚。他的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向往自由真爱的英国社会,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几个世纪积淀下来的外国名著一直是我心中无限渴望的书海,这个旅程颇为浩瀚,不是因为书中呈现浩如繁星的人物,也不是因为那些巨大的城堡,更不是星罗棋布的人文思想,而是因为,唯有对纯爱的追求,大家都是一致的。尽管肤色、语言,民族、价值观不同,可是人们都会通过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同样的爱。
《冬季恋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最好的时光》、《假如爱有天意》、《恋空》、《斗鱼》都是纯爱小说改编出来的电影作品,因为经典,我们似乎记得清晰。还有很多作品,依然埋没在书海,无人翻阅。中国式的纯爱,就像张艺谋执导的《山楂树之恋》,号称史上最干净的爱情。然而恰恰验证了佛语所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深刻禅意。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然而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面对失去的也就坦然自若了。
曾经看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只觉得浑身抽搐的痛,一个女人竟然用近乎自残的方式来告诉一个男人,什么才是真爱。相对世间无数的痴男怨女,这种爱,才具有时空穿透力,直射心腹。那么,似乎已经很久了,没有真正意义上去揭示自己复杂的内心。工作,生活的压力,好像黑色的夜空,一直蔓延在迷茫的前路,这样一个充满喧嚣的城市,安静难觅,真爱更难觅,于是,很久没有触摸心灵的记忆。直到昨日,偶得渡边淳一的《爱的流放地》,内心又一次掀起波澜。
纯爱的天空下,翘首以盼,又一个春天悄悄临近,陌上花开,你是否站在梅渚河岸,等待我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