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瓷首饰| 将陶瓷首饰和金银器等相结合,改变了陶瓷原本只能作为挂饰的局限性,创造更多变化和可能。打破“首饰没有背面”,让首饰成为艺术品。
如果是一件首饰,你会选择大品牌的经典款,还是设计师的手作款?看过这些“艺术品”首饰,或许你会有答案。
匚 热爱生活的首饰艺术家
宁晓莉,80后的陶瓷首饰艺术家,一个从新疆到南方的乐观姑娘,从见到她开始,笑容好像就没有离开过她的眉眼。
每个女孩子或许都幻想过,自己能够亲手制作出精美的饰品佩戴在身上。如果你没有想过,那就是我自己想的。因为手比较笨,所以一直以来对于“手巧”的姑娘都特别有好感。
从宁晓莉自己的身上就能看到,模拟树叶打卷的银瓷胸针,用鱼籽玛瑙镶嵌的黑金耳钉,还有听说结婚很久以后才制作完成的结婚戒指,她让自己成为作品的最好展示。
学陶瓷出身,到接触陶瓷首饰后一发不可收拾,再到把陶瓷和金工进行结合开发出更多可能性,宁晓莉在艺术这条路上一直很欢脱,在几个身份之间自由切换。
匚身份一:宁老师——让首饰成为艺术品
宁晓莉的第一个身份是老师,在大学教授首饰设计。
她告诉我们,首饰不仅仅局限于首饰本身,它们可以成为在你手中观赏、把玩的艺术品。
而艺术品,就必须经得起琢磨。
拿宁晓莉自己的作品来说,银与瓷的结合,首先要先做陶瓷。经过造型、素烧、打磨,然后再经过上釉,反复烧制,因为首饰比较小,制作就会更加复杂,往往陶瓷部分就要制作一个月左右。再和金工进行结合,设计制作银饰部分,因此一件成型作品的完成时间会相当长。
除了有制作,想要做出自己的作品还需要内心的表达。
我们发现,宁晓莉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花,她说这是江南带给她的感受,已经内敛,氛围柔和。而她的花说不上来具体是那一类别,那是她心里开出的花,希望你能捧在手上,与之对话。
匚身份二:宁同学——这个暑假去哪里学习技艺好呢?
如果说老师是宁晓莉的日常身份,那放假的时候她就会变身成为学生,在某个角落学习首饰制作的技艺,用她自己的话说,她既是工具控,也是技艺控。
关于差点从日本抱回好几十斤的工具,以及旅行的时候一定要腾空箱子带工具的故事我们就不细说了,我们说一说宁晓莉去贵州学习花丝制作的事情。
抛去市场因素以后,手作人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不计较时间,不计较费工与否,把最好的效果呈现在自己的作品上。宁晓莉说传统的花丝技艺就是这样的一种工艺。
“就是做一件物品,你准备丝要准备很久,你要拉到最小,可能从一根一毫米的丝,你要拉到像头发丝一样细,0.2、0.3毫米这样子的细度,你拉完了再搓,两根并一股搓,搓完了退火,再拉开,然后再去搓,一遍一遍搓,最后搓出你要的丝来,有了基本的丝你慢慢的盘,要你的花形,整个过程非常缓慢。”
正因为花费时间太长,工艺要求精细,我们很难在市面上看到结合錾刻工艺的商品。
当然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和充足的预算,也可以找到宁晓莉去定制一款花丝制作的首饰。
宁晓莉告诉我们,学习传统技艺,一方面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她希望学习更多更丰富的制作方法去实现自己的作品,另一方面,她觉得这也是一种责任,因为他们或许是传统技艺最后的狂热粉丝了。
去贵州的一个月,宁晓莉的孩子刚刚一岁不到,虽然不舍得,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去了,在那里用学习到的錾刻技艺,给女儿做了第一件生日礼物。
匚身份三:茉儿妈妈——女儿是我最得意的作品
说起女儿,宁晓莉整个人都感觉柔软了。从1岁的花丝礼物外,宁晓莉已经准备好每年为女儿做一件生日礼,等到她18岁成年,把18件礼物全部送给她。
听到这里,让我不禁感慨有个懂生活、会手作的妈妈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同时也向我未来的孩子说句抱歉。
打开宁晓莉的朋友圈,除了首饰工作之外,她还是一位晒娃“狂魔”,看得我和几个同事都直呼太可爱了!
今年4岁的茉儿,是小区里的“名人”,很多人不认识宁晓莉,但知道她是茉儿妈妈。或许小朋友性格的养成和父母热爱生活,经常给她惊喜的环境分不开。就在拍摄的短短半天时间里,茉儿小朋友把她自己的玩具们向我全面介绍了一遍,还送给了我一张卡通贴纸作为纪念。(笑)
从孩子出身以来,宁晓莉的生活就被填满了,照顾孩子,学校上课,艺术创作,手工制作,还在小区里专门给小朋友们开设了陶瓷的体验课,当然还要留出给自己手冲咖啡,喝茶看书的时间。用她自己的话说,几乎每一分钟都很充实。
但事情总有两面,我们看得到她的快乐,也看得到她因为手作而有着大大小小伤口的双手,看到她因为作品的欣喜,也看得到她在反复推翻重来过程中的煎熬。
但是好在,都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今天我们去看一件首饰,抛开品牌的附加价值,你能看到什么?是机械加工的绝不出错,还是每一件手作的独一无二?你看中的是品牌,还是首饰本身能够带给你的意义?
宁晓莉无疑是幸运的,在她自己的转换身份游戏中,还在不断成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