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iPhone X上市时,大批“果粉”在苹果零售店门口彻夜排队,火爆抢购,盛况空前。这种现象在苹果公司每次发布新一季产品时都会出现。相对于其他手机,苹果手机价格昂贵,外观和功能并不完美,为何还能让这么多年轻人忽略产品的bug,对此趋之若鹜?
《认同感:用故事包装事实的艺术》一书巧妙而深刻地解答了这个问题。它告诉我们用故事包装事实是一种强大的力量,能够为人们打开心灵之美,传递真相。而与品牌结盟是品牌故事传播的最高境界。苹果公司通过一个个充满创意的广告故事来传递它“Think Different”(翻译为非同凡响)的价值观,这些广告又通过情感、健康、工作、梦想等不同主题故事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价值观认同和情感联结让品牌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一个强大而持久的关系,最终苹果公司获得了一批忠实的“果粉”,在“果粉”心中,苹果产品代表着他们的品味、信念、生活方式。
苹果公司是如何通过一个又一个好故事享誉全球的。《认同感:用故事包装事实的艺术》的第4章内容——结盟:故事的最高境界为我们详细阐述了品牌扩散的四个阶段。
阶段一:产品功能认知。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第一代iPhone表明正式进入手机市场。它是一个结合了iPod和手机功能的科技产品,也是一个上网工具和流动电脑,这是最早的智能手机的雏形。只有少数消费者因为这些新功能选择了iPhone,他们的兴奋点主要在于产品使用功能带来的便利,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是脆弱的。
阶段二:产品特性理解。后来iPhone产品更新迭代,外观简洁时尚,功能强大,使用便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因为独有的特性和功能选择购买iPhone系列产品,这直接导致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手机公司衰落,同时也开启了属于iPhone的智能手机时代。
阶段三:品牌情结。产品功能上的差别是有期限的,今天收获的成功迟早会过时或者被竞争对手复制。比如在智能手机领域,iPhone最强大的对手三星手机,在外观、功能、价格上与iPhone展开全方位竞争。乃至后来居上的国产手机:小米、华为等也吸引了一批消费者,迅速在市场站稳脚跟。持续创新非常重要,iPhone在技术层面不断改进领先的同时,做了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就是持续输出它的价值观。“Think Different”,非同凡响这个价值观通过广告故事,宣传文案深入人心,将产品和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进入到牢不可破的品牌联盟第四阶段。
阶段四:品牌联盟。从2007年iPhone上市到今天,iPhone广告的主题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亲情、友情、爱情、工作、美食、健康、运动、出行、旅游、音乐、梦想、回忆等等。在广告中,它并没有自吹自擂告诉你iPhone有多么 “非同凡响”,它淡化“手机”这一概念,而变成你记录生活和享受生活的忠实伙伴。这些广告通过情感故事的包装,迅速打开人们的心灵之门,最大程度影响人们的选择。这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我们无法通过智力去影响别人,情感却能做到这一点。”iPhone做到了,苹果公司其他产品也做到了。
大量事实证明了故事已经成为影响和说服的最佳工具,那么这惊人力量背后的科学原理是什么呢?那就是本书的核心观点——认同感。
1997年的苹果公司处于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史蒂夫·乔布斯重新担任CEO后,推出了著名的《Apple Think Different》广告,来传递苹果的价值观:“Think Different是什么?是那些具有独立的思想的人;是那些有勇气抛弃世俗的眼光特立独行的人;是那些具有空杯心态愿意学习新事物的人;是那些不甘庸庸碌碌、为了追求个人理想而不懈努力的人;是那些想改变世界的人。”广告中出现的人物有爱因斯坦、马丁·路德·金、爱迪生、甘地、西区柯克、毕加索等,乔布斯表示,这些领袖们和苹果拥有同样的特质:创意、革新以及天赋异禀。正是通过这条广告,苹果强势回归,正式走上了通往科技行业领头羊的道路。
只有当主题和品牌与我们所认同的价值观和信念紧密相连时,才会取得最好的效果。Think Different的价值观让苹果公司吸引了大批持同样价值观或者期待拥有非同凡响能力的消费者,他们大都是年轻人、高学历者、中产精英。当苹果公司与这群拥有相同价值观的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建立起积极而有意义的联系,其他竞争者就很难破坏他们的联盟。而一个品牌最忠实的需求者往往也是最出色的扩散者。他们会潜移默化影响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更多的人将苹果产品看作是革新、创意、高品质的象征,人们愿意花钱购买这个品牌旗下的任何一款产品。今后不管苹果公司推出什么新产品,哪怕推出一款可以使用的运动鞋,也能立刻得到“果粉”的认同。这种信念,这样的认同感就像指引之光,力量惊人。
苹果公司的每一件新产品在设计和功能上与上一件产品都是有关联的,每件产品在苹果家族中都有一席之地。苹果公司通过一个个创意广告宣扬它的价值观,用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牢牢地吸引着无数忠实的消费者。
最后,我想讲一讲苹果公司的LOGO故事。我们知道,苹果公司最早的LOGO是牛顿在苹果树下思考,据说是因为苹果想要效仿牛顿致力于科技创新,向牛顿致敬。由于图案非常复杂,后来被一个右边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取代。taking a bite——a byte,是一个字节的意思。也有人说,这是乔布斯向“计算机科学之父”和“人工智能之父”阿兰·麦席森·图灵致敬。还有的说法是与亚当与夏娃诱惑的苹果有关等等。无论哪种故事,苹果公司以及乔布斯本人都没有正面解释过,让这个LOGO拥有神秘的色彩和故事性,具有致命的吸引力。
《认同感:用故事包装事实的艺术》这本书的作者是吉姆·希诺雷利,他是一名广告传播专业人士,为花旗银行、通用电气等各大品牌做过市场营销和广告企划,是“故事营销思维”的首倡者,被誉为世界级的营销专家。他写的这本书不仅对从事广告营销行业的人有深刻意义,我想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取营养。
现代社会,互联网正为我们搭建一系列可以用于讲述富有高干手里的故事平台。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网站,优酷、美拍等视频网站都为我们打开了讲述故事的大门。通过这些媒介,我们可以和全世界分享我们的故事,树立个人品牌。《认同感:用故事包装事实的艺术》书中引用了丹尼尔·平克的金句:讲故事将会成为21世纪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在你的求职、社交等领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