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需求”

产品研发的前提就是需求,要了解客户的需求是什么,并不是客户想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什么才是客户的刚需。不知道客户需求那是闭门造车。不知道客户的刚需,满足客户的一切需求那叫做徒劳。

难道满足客户的一切需求不对吗?对于新产品来说可能客户都不知道按照他自己这样做是否能成功,要找到市场的刚需,即便产品有瑕疵市场也会包容,这也叫做“X因素”(万维钢《佛畏系统》)。


 从心理学上讲一下研发的陷阱


产品研发的日子不好过,自己动脑还要动手去实际操作。时间长了大脑就下岗了,因为大脑很容易受到表象欺骗。实际操作的结果很多时候都和自己的出发点(理论上)背道而驰,然而我们相信了实际操作的结果,这些结果是实际存在能亲眼所见的。大部分时间我们是由情绪脑所掌控的,先排除“偏见”和“立场”等心理学因素,在生理上,真正的原因往往隐藏在意识触及不到的地方,它会引导情绪脑做出决定后,才会通知理智脑,理智脑会给出各种看似很合理的解释,让我们的解释和行为看似无懈可击。比如想玩游戏所给出原因是想休息一下,真正原因也许是受到游戏中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的成就感所驱使的。(刘未鹏《暗时间》)

在测试各种产品中,研发人员可能带着自己的“偏见”和“立场”不能得出准确的实验结果。

偏见:你这个材料不行都不用试,实验之后也会找一个缺点全盘否定。

立场:这个材料我实验多次才确定的,而且存在利益关系,我才不想讲它替换掉呢。

看着这个不完美的结果又给出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最终结果和现实差之千里。

 产品是一个系统


如何减少PP地板的收缩性?很简单,加玻纤丝不就行了,找表面处理好的聚酯短丝。自己就从配方入手开始制作出一个完整的地板,去实验室测试。结果,收缩率和没加的没有任何变化。这时得出结论,加玻纤丝没用。真的没有用吗?肯定不是,一个产品是一个系统,妄想通过改变一个东西就像改变一个系统真是太天真了吧。针对这个问题还需要想的更多一点:

玻纤丝虽然是处理过的,分散性和偶联性更好,它真和聚丙烯树脂相容或者相接了吗?

地板收缩率是基材决定的还是表层决定的?

地板收缩率和材料的结晶完整度有关系吗?

测试方法真的和地板真正的收缩率相关吗?.

投入进去的人是不会想这么多的,他会想不应该呀,地板中加入玻纤丝就能减少收缩率(PVC地板公知的事实),肯定是哪里出问题了(混料不均、增加密炼时间、回火工艺要调整等),再多做几遍试试。通过n次实验终于有一个是因为测试误差导致的实验结果和你想的一样的,这个收缩好是因为机器的生产速度快,以后就用这个速度就行了。

产品就像多个加法公式一样,将各个因素比做成数字。1+2+3=6,6(前面的加法公式计算结果)+4+2(前面公式的2)=12.这是一个平衡状态,如果想要改变2,不是将2变成2.5就好了,结果会改边,也会改变后边一系列的数字。因为它们是相关联的,不是简单的1对1,而是多对多,类似一个神经网络。

现状往往是需求方和供应方都很孤立,“将脚穿到客户的鞋子里面”是销售的标语,理解表面意思往往助长了需求方的气焰,我要什么你就要提供什么。深层含义是你给客户提供服务要设身处地为客户考虑,给客户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想到那些客户没有想到的东西,要做到比客户还要了解这个产品。并不是客户想要什么就要做什么来满足客户的需求,最重要的是相互配合将产品研发成功,并不是满足需求。

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都会一不小心就忘了“最重要的是什么”。在市场上决定价格的是“需求”,不是成本,更不是收缩率。客户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最重要的又是什么?我能不能满足这个需求?我有没有必要满足这些需求?(李笑来《财富自由之路》)

客户要求价格不高于PVC地板。这个肯定不能达到,原料成本就相差1倍,那么客户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市场的刚需是什么?客户是想要直接取代PVC还是用这个新材料地板作为噱头吸引更多的客户?

最重要的需求都达不到,做这个产品意义何在呢?

在生活中,我们的“需求”是我们的,别人的“需求”是别人的,何必要一定相同。在产品上,哪个产品100%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呢?都会有“漏洞”,通过时间不断完善。Windows系统也不是十全十美,它定期就会更新来完善达不到的“需求”。mac系统也是如此,但是它们是有很大差异的,最终的目的(刚需)是一致的。所以说到达“需求”的手段(配方、工艺、标准等)一定不一样。这就是前面说到的“X因素”,即便有缺点大家还是要用它。那么PP地板市场的刚需是什么?X因素又是什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概要 用例(Use Case)是一种描述系统需求的方法。运用用例这种方法来描述系统需求称之为用例建模。用例也是UM...
    林海舟阅读 45,078评论 0 34
  • 需求管理,也是产品运营人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本人作者将从实际的工作中体会,以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角度总结一下日...
    涛涛记得笑阅读 242评论 0 1
  • 上一篇《谈谈需求(上)》啰啰嗦嗦讲了半天,好歹把用户需求跟功能需求扯开了,但是讲完用户需求分析,发现篇幅已...
    Kevin_Junbaozi阅读 747评论 0 0
  • 一、需求收集 1、根据产品目标确定的需求,产品目标一般是跟着公司走的,公司目标怎么定,定什么一般我们决定不了。但是...
    二镇阅读 329评论 0 0
  • 谈谈需求(上) 楔子 标题叫《谈谈需求》其实不确切,因为需求只是一个名词,但是很明显我这所指并不是要阐述“...
    Kevin_Junbaozi阅读 66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