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未见过的宁静和安详----宁厂古镇,感觉是废墟不像是旅游景点,看到的不过10人左右,后来打听才知道镇内集中居住有一百人左右,其他的人早已搬迁。
可惜没有能与古镇的长者对话了解她们曾经的喧嚣与酸甜苦辣,只是从现存的古色古香的木楼和木楼梯、竹子晾衣杆、石磨子、到处有废弃的锅碗瓢盆种的花草、果子树等也能想象当地人的智慧及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气息,于是尽力融入繁华落尽中享受静谧!
只是还能见到不同时期的标语和口号,没有商店更没有商业化的饰品销售,只有默默的感受先辈们因盐而起的川流不息的熙熙攘攘了。
还好能静观吊脚楼的奇,宁厂古镇的建筑多为斜木支撑的“吊脚楼”,看起来歪歪斜斜的实质上很牢固。
临河而建古色古香别有一番风味。还有陈旧房屋的古以及对生命力强的花花草草、盐业制造遗址的沉思!
逐渐走近它们后才了解了这个现实的背景沉寂的历史是多么的辉煌灿烂!
宁厂古镇位于巫溪县城以北10公里,大巴山东段南麓,渝陕鄂三省交界处,东临雄奇险峻的大官山和清澈透底的大宁河支流后溪河畔。
2002年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历史文化名镇,2009年成功申报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我县辖地内唯一一处历史文化名镇,属巫溪县北部重镇。
镇北宝源山麓,有一洞嵌于其上,洞口有一石龙,清泉从龙嘴喷出,这便是地地道道的自流井--白鹿盐泉。
传说先秦时代,猎人袁氏逐鹿至此,鹿忽不见,只见一洞,清泉涌出,口渴饮泉,水味极咸,知为盐泉,消息传出,人们便取水熬盐。从此,这里便成了我国早期制盐地之一。
在清乾隆年间,有盐灶三百三十六座,煎锅一千零八口,号称"万号盐烟"。
经当地人指路我们经过四道桥才到了自流盐泉。听到哗哗的水声找到了自流盐泉的源头开心极了,我们也充当了一次先秦时代的猎人用舌头尝尝真咸,浓度很高。
但是现在已经没有利用这个盐泉资源了,盐水就这样白白的流入大宁河,诉说着悲哀,据说是每年流走了16800吨盐,如果是古时候的话,那是热火朝天的制盐景象呢!
古镇是一个因盐而兴,因盐而废工业集镇。
宁厂古镇文物点众多,诸如古镇内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宁厂盐业遗址”、周边的“女王寨”、“桃花寨”、“仙人洞”、河岸上的运盐码头遗址、各种古建筑、以及龙君庙遗址、盐卤分孔遗迹、沿河而下的古栈道遗迹等。
宁厂盐业遗址内的自流盐井是中国历史上开发利用最早的自然资源,其开发利用的时间在井盐开采以前,同时也是中国内陆地区重要的盐业资源,成为远古时期军事争夺交点,在中国盐业史研究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宁厂古镇盐业虽然停业十多年,由于该地产业单一,宁厂古镇与盐业有关的大量文物古迹,除自然损毁外,少有人为破坏,这些文物实物资料是研究远古文化长江上游流域重要的重要材料,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从先秦盐业兴盛以来,宁厂古镇因盐设立监、州、县,明清时成为全国十大盐都之一,古老的青石板路,吊脚楼以及古建筑,诉说着古镇数千年的历史沧桑。
唯一遗憾的是没有装一瓶盐水回来自己煎盐!操作制盐过程,想象一下《闪闪红星》里潘冬子小红军的机智!
过去,宁厂古镇是非常繁华的,后来工厂倒闭,政府搬迁,老百姓迁移,才变的这么“萧条”,不过,现在政府已经规划了,要把宁厂古镇打造成一个集历史,文化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美丽古镇,很期待古镇的雄姿英发!
也是五一假期走得最远的距离,为了祝福一对新人我们的旅途也是满满的幸福和感动,既有年长的叔姨照顾我们,还有细心周到的班委干部一道安排部署旅途所需,加上两个可爱的小天使更是欢声笑语不断,虽然路途遥远我们却不知疲惫!
到了神往的洪池坝看到广阔的草场,自由散漫随意吃草的马马、牛牛、羊羊,一下子就醉倒在草场上当了一回牧羊姑娘,它们和我们一点不陌生,我还近距离抚摸并合影。
看见骏马当然要奔驰在草原上,终于在马背上想象了一下钢枪紧握战刀亮闪闪的情景。洪池坝的杜鹃花也美不胜收,杜鹃花树又多、又矮!
还感觉是在西北地区的戈壁滩似的,有不同的地貌景观,印象深刻的还有巫溪的洋芋特好吃,炒着吃特脆煮着吃特粘,这次旅行是收获颇丰!
带着祝福去更是带着幸福回!只是辛苦了连续开车的司机们!谢谢您们的辛勤付出为我们出行保驾护航!(五一假期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