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一天,一位禅僧前来参问:“请问禅师,有病的人能参禅吗?”大法禅师说:“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你要放下。”这位禅僧说:“我就是放不下,怎么办呢?”大法禅师又说:“痛了,就能放下了。”禅僧一听,心中还是犹疑。大法禅师不再说什么,只是拿起茶壶说:“茶杯拿来,我倒茶给你。”禅师慢慢倒水,滚烫的水倒在茶杯里,让禅僧几乎拿不住,他口里喊着:“太烫了,太烫了!”然后即刻把茶杯朝桌子上一放。大法禅师见状就说:“你看!痛了自然就放下了。”这位禅师最初不服气,到了这时,他心中也不禁佩服,若有所悟。
是啊,痛了就自然放下了。
最近因为与人相处时遇到了很多困惑,多方求解不知如何作答,观察别人、反思自己、四处请教,因每个人看待问题的角度各不相同,甚至是大相径庭,乃至于无法释惑。听一位老师说过,你的问题,一定能在某本书里找到答案,对此深以为然。看到鼹鼠的土豆在书评群中发出《给情绪多点时间》约稿,眼前一亮,毫不迟疑举手邀约。
《给情绪多点时间》由洪仲清所著,他是一位临床心理师,专长在协助自我探索与觉察、情绪教育、亲自教育咨询、人际与家庭沟通等领域。工作之余,通过书写,和更多的人分享自己观察、自省的心得,以及利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帮助在人生旅途中感到困惑、痛苦、不安的朋友,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疗愈之路。全书共四个章节,分别是给情绪一个出口、有智慧的爱、父母孩子心、尊重不完美。这本书的篇目共有87篇,每一篇字数不是很多,但却写出了人生的许多方面,有的在谈消化负能量,有的在说安全感,有的讲当你承受不住时该做什么,有的谈爱情究竟在爱哪些方面。
阅读时,带着疑问的态度,跟随一篇篇精致的短文,犹如走了一趟精神之旅,一遍过后意犹未尽,很多不明白的道理,似乎在刹那间豁然开朗,原来如此。
2
《给情绪多点时间》里讲:人活着很难不焦虑,焦虑到最后,就是“无常”对着我们招手。
深以为然,曾处于焦虑多年无法自拔。大多时候,越想逃避,焦虑感缠绕越深,好像钻进了一张无形的大网,四处挣脱不掉,硬生生被困在了永恒的当下。在丛林之中生活,很多时候都不得不逼迫你去上进去努力,胁迫你去做一些不敢做的事,就像逼着你能够早点结婚生儿育女一样,匆匆忙忙间,好像是在赶着自己快点完成某个人生任务。
生在人间,身处炼狱,这样的人生,岂能快乐。
不太喜欢攻击性太强的文字,也不喜欢与攻击性很强的人打交道。相对来说,更加青睐于娓娓道来,如沐春风的感觉,不管是人,还是文字,文如其人,人如其文,大多时候,从一个人的文字中,能够读到到他的人生态度。
作者显然是一个极有智慧的人,他没有用非常拗口的理论来教条地告诉你必须怎样做,他更像是一位非常具有亲和力的长者,通过讲述一个故事,诉说一个道理,再用商议的口吻说,你看看,这样试试可好?
越是能够将大道写的平淡,越说明作者能将这些看得简单,简单并不代表容易。生活本来就不是刻板似的教条,它应该是丰富多彩、开阔包容的和温和有趣的,快乐是种选择选择,焦虑也是,我们不应该被焦虑裹挟着前进。
3
有时候,当你带着积极的态度努力向上时,感受最多的往往不是鼓励,而是来自周围人的无情打击,假如你对这样的打击入了心,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的感觉,甚至会自我否定。
《给情绪多点时间》里讲:你不应该被任何人否定,更不需要提早给你和你的生活下结论,时间还早,道路还长,你慌什么呢?
人生最重要的事是什么?选择。
生活本无所谓对错,也不应该被简单的一分为二,在别人看来是否值得,于你而言,是你是否愿意,是否快乐更重要。选择做一个开心快乐活着的人,比选择作一个悲观厌世的人显然容易的多。不管现在的你是否困于永恒的当下,你都有选择乐观的自由。在负面情绪中待久了会上瘾,不想戒掉,也戒不掉,在一天天中消磨了大好时光,假如能够了解到这股情绪的存在,并与之和解共存,找到情绪的源头,人生才可能会快乐很多。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有时候对于别人轻而易举的一件事,对于你来说可能就是举步维艰。每个人在情绪牵制下觉得人生苦短,何不试着去观察一下情绪背后的来源,非要与自己死扛,把自己逼入死胡同不可呢?
正如大法禅师说讲的,放下。在适当的时候放下,在难过的时候疏解,在失意的时候振作,在得到的时候感恩,生而为人,要学会时刻与这个世界有一个只属于本我的共振。想要获得更多的成长,进入一段关系或许是种便捷的方式,不管是父母、朋友、恋人还是其他人的深层沟通,你与每个人的相处方式,代表着你与这个世界的相处模式,因为在乎一个人、一些事,你的情绪会开始变得敏感,更深的能够体察别人的心境,在这其中,能让你更深的认识自己、理解自己,他人犹如一面镜子,照出来是你的影子,懂得了自己、了解了世界,也就慈悲了众生。
4
朋友和母亲的关系,几十年来一直处于交战的状态,她曾经怨恨过她的家人,为什么不能给她很好的成长条件,让她在人群中不敢抬头,严重的自卑让她不能自已,为了摆脱家庭,她奋发图强、挑灯夜读,等到她有选择能力的那一天,毫不留情毅然决然离开了家门,这股浓烈的恨意伴随着她儿时的成长旅程,而看到年迈的双亲遭受生活的无情打击和背叛时,她又心疼到了极致,心痛不己,爱中交织着恨,恨中有着浓厚的爱,爱恨交织不能自己。她们本是世间最亲密的人,为何每次出口都会中伤彼此,或许太在乎彼此的感受,才会伤的如此之深。
原声家庭在给她带来欢乐的同时也有着深深的伤害。但她深知,如何面对过去,决定着她能看到的未来。后来,她通过自我教育脱离原声家庭带来的阴影。她越努力、越有力量、越有自信,越能重新面对原声家庭。
当她在倾诉这段经历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和母亲现在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己。她说,母女关系的磨合,她用了整整三年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可谓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她没有继续逃避,而是选择给情绪多点时间,让自己耐心一些,再耐心一些,现在整个人变得越来越柔和。
其实,我们都需要给情绪再多点时间,情绪本就是来来去去,没什么了不起。爱一个人也可以同时对他有种种负面情绪。不管我们对一个人的情绪是高兴还是生气,关系的基础都可以是爱。
5
朋友是幸福的,她终于做了自己情绪的“主人”,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还有一些人,还没有学会圆融般相处,对于外界的刺激,常常出于一种本能的反击,大多时候,感受最多的往往是一种叫做孤独的情绪。
情到深处人孤独,孤独的的情绪如影随形,相依相伴。
《给情绪多点时间》说到,当你爱上一个人,是把“部分”的自己交给了对方,而不是把“全部”的自己交给了对方。当你在一段关系中感到孤单时,有多种原因。其中有两个很重要的状态值得深思:一是你觉得对方越来越陌生,你越来越不了解对方;二是你过于习惯对方的存在,以至于忘记怎么独处。也就是说,当你在关系中开始感到孤单,可能是由于两种状态:一是对方给你的爱越来越少;二是你给自己的爱越来越少。
读到这里,感到世界一片豁然,瞬息之间升起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长久以来困扰着内心的问题,在这一刻找到了答案。不是别人不管你、不要你、不爱你、不在意你,而是他们本身早已自顾不暇,即使亲如子女,有时候也不得不放下,或者选择生离,或者选择死别,因为对方也要面对自己的人生困境,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座孤岛,我们都是在地球上孤独生存的孩子,更需要的是彼此间的相互照耀和温暖。
当情绪来袭,不积累,不勉强,不纠结,先选择与之好好相处,再启用元认知能力看清感情绪背后的来源。不要再让自己沦陷在自我的偏执里无法自拔,更不要与真实的自己拧巴,我们都要学会找一个出口,不是发泄情绪,而是寻找灵魂摆脱的渡口。
放过自己,给情绪多一点时间,选择与这个世界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