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几年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IBM研究出了人造神经,而微软的小冰据称已经达到了16岁女孩的智能水平。
在10多年前出版的《奇点临近》这本书,认为人工智能和人脑智能融合将会发生在2045年,但作者最近又更新了这个结论,他认为2029年,计算机将达到人类的智能水平,那时可能将纳米机器人通过毛细血管以无害的方式进入大脑,并将大脑皮层与云端连接,以帮助人类更好的思考问题,到那时,人类将更聪明、更有趣、更善于表达爱意。这就像人类在200万年前开发使用额叶皮质一样。
在一次人工智能会议上,一个美国专家畅想,他能在大脑中植入一个中文词汇闪存驱动,这个小的芯片就能让他学会中文。他还称,如果能够弄明白快乐、悲伤的化学反应机理的话,我们大概就能避免痛苦。
当人类能够通过计算的方式避免痛苦的话,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随着人工智能的进步,当今很多的职业都会消失,这似乎是一个别无选择的结果。在未来,很可能出现一些无用之人,有些人可能选择非常孤独的生活,他独自生活在虚拟世界里,不与现实世界里的人打交道。如果这真的会发生,也许我们应该重新定义生活。
人工智能就像吹气球,一个不留神松开手它就会失控。我们必须要让人工智能按照人类的价值观行事。如果我们能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复杂的事物,我们也应该能在进化过程中有所作为。
一方面我们欣喜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带给我们的无限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又为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带来的失控所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