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九女
清明的午后有阳光洒在湿漉漉的枝头,空气中随处弥漫着花香的味道。踩在小巷布满青苔的石子路上,放眼望去是满满的绿色和结在石瓦下那一张张爬满记忆尘土的蜘蛛网。
而我不知道是第几次又来到这个地方,来看看这里的山水,来看看外公的石头屋,或者说来看看那个住过外公石头屋的自己,以及那一个个留在石头屋里的记忆……
外公故去已经有近20年了,为了留个念想所以一直保留了外公曾居住过的屋子,包括原封不动的保留了之前的一切家几摆设。以至于我每一次推开院子外边那道篱笆门的时候,都仿佛觉得外公还在石头屋里那其中一间里给我做着我爱吃的金针菇扣肉。
小心的摸着垒在墙上有着藓痕的石头,看到院子里的那些花还如常的开的鲜艳,阳光从那一颗老香樟树下洒落,风一起,是满院的记忆在飘荡。
外公他有4间石头屋,一间用作厨房,一间用作卧室,一间用来摆放杂物,一间用作客房。2间2间相对,中间隔着一条3米宽的过道,石屋的左侧留有一米宽的泥地用来种上各种花草,石屋的后面则是一块不大的菜园,整个院子用一道石墙半围着,而大门就是那道篱笆门,夏日的时候爬满了五角星花和牵牛花。
现在就像每一次来到这里一样让今天也沉浸在回忆石屋的时光里吧!
1.石屋厨房
这是一间朴素的厨房,也是一间流满菜香味和满足味的厨房。厨房有2道门,第一道是一扇用竹子编制的矮门,不到一米高,条条框框的缝隙里能窥见里面的一切欢声笑语,调皮嬉闹;另外一道是实木门,关起来的时候则实实严严的遮挡掉了里面的动静,但是挡不住金针菇扣肉的香,那香能飘好几百米。
一张圆桌,几把竹椅,两条门板长凳,一个灶台,一个放碗和菜的柜子,一个用来盛炭火的大瓦缸,还有一个烧茶的小灶以及灶架上那把积满碳灰的茶壶。
这些就是在石屋厨房里所有的样子,当然还有踩结实了的黑色泥土地面。
而正是在这间厨房里发生过很多有趣又温馨的事情。满足了我的食欲,我的过家家欲,以及一个调皮捣蛋的坏孩子欲……
首先当属灶台,外公一个人住,因为外婆很早就离开了他去了别处。所以外公在外婆离开后练得了一手好厨艺。
而在我印象里最好吃的当然还属那一碗飘着极香,有着大块肉肉和长长金针菇的菜。而这么好吃的菜肴就是来自外公的手和这一张灶台上。怎么能够不喜欢这个灶台呢?在我馋的流口水的时日里,我就趴在灶台上瞧啊瞧,缠着外公给我弄一碗扣肉吃。
其次我钟爱那一处烧开水的地方,还有那把茶壶。这间石屋里的光线不是特别好,在我现在看来属于特别可以用来怀旧的地,早上是斑驳的光线,晚上就算点上那时候的25瓦的灯也是黄黄昏昏的感觉。
唯独烧茶水的时候,火红的火苗烧起来的时候,才感觉整个屋子才算亮堂了,我的脸蛋也被火光照应的通红。而那把茶壶会经常被我烧的滚烫,溢出茶水来,茶水滴到火柴时发出了“吱吱啦啦”的响声,在儿时的我听来就是最好听的小提琴曲。
而那个瓦缸,盛满了黑糊糊的木炭,我常常拿着一张张纸去引燃那些原本就等着想要尽情燃烧的炭,搞的一屋子烟火四起,引来外公急急忙忙而入的脚步声和一阵骂。
而我从水缸里舀起一瓢一瓢的水再把火浇灭,再跟外公做个鬼脸,搞的他骂也不是不骂也不是的站在缸前拿我无奈。最后丢一句交给你妈处理,而我知道我妈在自己家里给爸烧饭呢!怎么管得着我!
我爱在这间石屋里喊上表妹过家家,因为厨房有过家家要的设施。就是煮煮饭,烧烧菜,其实儿时感觉里早就有了柴米油盐的平凡幸福概念。那烧出来的一碗碗哭笑不得却要求家家扮演着津津有味吃掉的菜到现在还那么让人捧腹大笑。
2.石屋卧室
从厨房退出走到卧室前推开石屋同样用竹子编制的矮门和一道厚实的木门后就是外公的卧榻。
这一间石屋里是我和外公处在一起最久的地方。因为这里有外公的数不完的诱人故事,而我就是那个搬张小板凳听故事的家伙。
卧室里同样非常简陋,就一张一米5宽的木床和一张用来放书和其他杂物的长条桌子以及几个放衣服的木头箱子和几把实木椅子。
而那些有点上了灰尘的小人书还好好的堆放在那桌子上,还有很多我当时看不懂的书籍。
我想外公的那些故事大部分应该来自这些乏着黄黄颜色有些年月的书籍里吧。
至少在这间屋子里,矮门前,外公给我讲了无数个故事。其中最多的就是民间故事。有七仙女和董永,有田螺姑娘,狐仙拜月,狗吃月现象,财主李糊涂,大小铁包,花仙子等等。这些故事里充实了我儿时的闲暇时光,使得我在那时就开始迷恋上了听故事至今。
我依稀记得夏日的夜空,天上繁星似锦,矮门前,花丛下,微风凉凉吹拂。
我也仿佛又看到了那一个画面,一个老人指着遥远的天际给一个小女孩讲天上繁星的故事……一讲就是一个夏夜,那时候的时光特别慢,听一个故事的心情也慢,因为我不急着听完。
3.石屋杂物间
轻轻地再扣好卧室的门,我又来到曾经堆放杂物的这一间屋子。外墙有点斑驳,屋内空气有些潮湿。如今里面空空如也,只留下黑色的泥地望着屋顶的木头梁子,一刹那有点恍惚。
我走了进去,站在我原先常常会站着的地方,摸了摸那道刻在墙上的划痕。
这大概是我在捉迷藏的时候怕伙伴找不到,找石头硬是给画出来的。
当时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想不要被找到又怕同伴找不到,还要给同伴留个记号。
儿时的世界是纯真的,做什么都是心里面第一次想的,想什么也是心里面第一次念的。
而我仿佛又看见外公从田地里劳作回来的身影,挥着汗水带着微笑将锄头和簸箕放进这间杂物间里,然后拿出新鲜采摘的土豆,豆荚递到我和表妹的面前,说着要做一顿好吃的晚餐。
而这时候的石屋里就会充满新鲜的土豆味,豆荚味还有我们的馋味。
现在我一直在原来的杂物间角落里搜寻,伸手去触碰那时候外公用来放瓜果蔬菜的地方,这时候窗户外吹来一阵风,似乎风里飘进来儿时场景的所有在这间石屋里的气息。
轻轻地也将这间门也带上,退到过道,外面的阳光有些淡泊,老樟树叶晃动的有些厉害,原来是风大了。
围墙似乎比来时显得有些低矮了,而花香此时却愈加浓烈。抬眼发现外公石头屋檐下,一处凹进去的地方,筑了燕子的巢,两只雏燕在巢里嗷嗷待哺等妈妈,我看向远处,燕子妈妈在觅食!心声温情,想念外公的感觉也到了极致!
那么就让燕子陪着外公的这几间石头屋吧,让青苔痕锁着我对这里的一切怀念,刻在石头里,刻在篱笆墙上,然后让牵牛花的藤蔓绕过岁月刻进生命里。
在每一个春天来临,燕子归来时我亦来,风亦来,情怀也亦然!
想你外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