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于山东一个穷苦人家,没有名字,因排行老七,就叫武七。他七岁就成了孤儿,乞讨为生。
14岁后,去地主家当佣工,后来,因为不识字,地主家编造假账,诬赖其工钱已经领完,武七据理力争,遭到毒打,他只好在破庙中养伤。
养伤期间,他痛定思痛,认为自己之所以吃了这么多苦头,就是因为自己没有文化。所以,他下定决心,立志办学。伤好后,他重新以乞丐的身份去各地行乞集资,那年,他21岁。
正是因为有了办学这个信念,他虽然破衣烂衫,面目乌黑,头发脏乱,但很快乐。每次要到好点的饭食,都设法卖掉,自己永远吃的是最烂的。他一边走,口里一边唱着歌谣:“吃杂物,能当饭,省钱修个义学院”。他晚上纺麻绩线,白天见到路上有烂线头,也捡起来整理好卖钱,一边唱着“拾线头,缠线蛋,一心修个义学院”。因为他口中总离不开“义学”二字,大家都说他得了“义学症”。
为了早日筹备到办义学的钱,武七还给人做媒,当信使,打短工,他的足迹遍布河北,河南,江苏等地。
经过多年的辛劳,积少成多,他渐渐有了一笔可观的积蓄,却苦于无处存放。他打听到有一位杨举人为人正直,声名颇佳,就去求见。由于他乞丐的身份,在门口跪了两天才见到,杨举人被他修义学的精神所打动,答应帮他存钱。
此后,他放贷生息,置办田产几百亩,但始终没有放弃行乞,仍然与以前一样吃最差的饭,穿最破的衣服。有人劝他应先娶妻生子,他却一边行乞一边唱:“不娶妻,不生子,修个义学才无私”。
光绪14年,即1888年,它建立起了第一所义学,当年就开始招生,学生全是贫穷人家子弟,他亲自上门跪求他们送孩子上学,学费全免,一切经费从自己的田产中支取。他设宴招待老师,请当地乡绅名流作陪,自己却从不上席,待宴会结束之后,他匆匆吃些残羹剩饭离去,总说自己只是一个乞丐 ,不配上这些大台面。
亲戚邻里求他资助,他唱到:“不顾亲,不顾故,义学我修好几处”,他又办起了第二处,第三处义学。
山东巡抚听说武七的义举,特地召见了他,下令免除了他义学田地的赋税和徭役,并奏请光绪帝嘉奖。
当时,虽清廷已经风雨飘摇,但武七的义举轰动了朝野,朝廷授予他“义学正”名号,赏穿黄马褂,颁给他“乐善好施”匾额,并赐以“训”为名。从此,他也有了自己正式的名字——“武训”。
光绪22年,即1896年4月,武训一病不起。他躺在义塾廊下,听着学堂里学生们琅琅的读书声,睁着眼睛,脸上含着笑去世,终年59岁。
出殡那天,他的老家,山东堂邑,馆陶,临清三县全体乡绅送殡,各县乡民自动赶来送殡者达几万人,沿途人山人海,哭声动天。遵照武训生前遗愿,将他葬于义学旁。
10年后,即1906年,清廷将武训的业绩写入国史——《清史稿 武训传》,还为他修墓,建祠,立碑。
武训,他以一个乞丐的身份,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办义学三处,购置学田几百亩,积累办学资金万贯,这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教育史都是绝无仅有的事情,连冯玉祥都称他为“千古奇丐”。
1948年,武训的事迹被拍成电影《武训传》,1951年,《武训传》遭受大批判,遭禁。
武训办义学的事迹不仅在国内影响颇大,也影响到了国外,被收入《世界教育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