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中的我们是不是可以被文字表述出来,我想最多只能表述出一部分。因为我们是由可以表述的,和无法形容的两部分构成。应该还有很多东西是我们现在能力所无法表达的。语言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就像不同语言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语法构成。这些都由他要表达的东西决定的。我们现在还没有需求要把自己表达为文字,那么就暂时还没有产生能表述全部我们自己的文字与语法。就好像人工智能的程序,为什么还是和人有距离。我认为就是我们还没有能力把我们自己完全的变为一连串的逻辑,被表述出来。
我们现在读的各种书籍,不就是作者的一种自我表达吗?但这些文字只是作者思想的一部分抽象。经过长时间的传承,作者已经成为了一种符号化的东西。而真正的有血有肉的作者我们也许永远也无法感受到。文字是根据需要被创造出来的,在创造过程中损失了一部分表达力,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损失了一部分。所以文字可以表达的信息是有限的。那么是不是有一种方式可以完全的把我们自己转化为一种可以长期贮存和转化、复制的方式呢?把我们人从大脑中抽取出来或是复制出来,放到一个其他的什么容器或者载体上。
还是回到文字表述上来吧。就拿现在我想表达的意思来说吧,我脑子所想,我只能表达出一部分,应该还有一部分是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述出来的。因为根本就没有文字可以形容,或是说感觉的东西我们就没有方式可以把他从大脑中拿出来。要不会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个词呢。随着我们的进化我们的语言文字是不是越来越复杂呢?我没有研究过,我也不知道。反正随着我们人类认知的提升,我们可以表述的东西一定是越来越多的。现代比古代就多了好多的理论与公式,来表述我们的新发现。就算现在出现了外星文明我们也能很快找到形容他的方式。一切都是跟随需求产生的。就像小学生不会去考虑娶妻生子的事情,是因为他还没到那个阶段。
单纯的记录你的想法就把你文字化了吗?不是。你的想法会根据你的经历不断的产生,我需要记录的更多的应该是你的内在逻辑。我认为这就和算法是一样的,你有什么样的算法,就会有什么样的输出。你的逻辑是什么,你就会按你的逻辑行事。逻辑一旦形成应该会有一定的持久性,不是不会变,只是会变得慢一点。
琢磨这些有啥用呢?可是琢磨什么才是有用的呢?我不用每天去辛苦挣钱养家,那我的脑子总要想一些事情吧。每日的劳作和每日的思考有什么不同吗?我们做事一部分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另一部分就是为别人。我的投资在为我挣钱,保证我的生存,那么我的脑子就可以更自由的干一些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我总是认为,只要是发生了的事情,就总会有他的用处。就好像我的胡思乱想,其实就像是一棵树的树根一样在到处生长与试探。根扎的越深,树木才能长大更高大。
你想的是否正确或是有用,或是你想的是否合理,别人是否也想过,都不重要。只要是你在思考,就一定有用。就像是生物的各种变异,就一定都是好的,有用的吗?不是吧,但为什么还都一直存在呢?不就是一种选择与试探吗,我也不知道哪个好,哪个更适应环境的发展。所以我就不停的变异,发展,有用就留下,没用就淘汰。我们的想法也是一样,你只管让他产生就好了。有用没用不是我们自己决定的。只有有了足够多的数量基础,选择才能更合理。就像我上一篇写的,从众是一种必须,我们从众就是为了产生足够多的选择基础。
进化是怎么进化的,不就是淘汰坏的,留下好的就进化了吗?如果没有足够多的数量,你怎么选择与淘汰。就有一个,你淘汰吧。淘汰完了就全没有了。巨大的数量基础也可以提高容错率。就算这个世界犯点错,也不至于把这个世界都毁了。
这就又让我想到了我们国家。正因为我国地大物博,所以才发展的更好。想想看,如果我们只是汶川那么一个小地方。一场地震就可以让我们灭国。但是我们国家大,一个地方出来问题,可以四方支援。受灾的地方不但可以很快的恢复,其他的地方也不会受太多的影响。大就是一个安全系数,足够大的阻尼可以降低大的波动。
再有就是信息可以产生更多的信息,就算我想的都是没用的废话,有人看到也会产生更多的信息。信息离开人,他还是可以自我繁殖的。主观的看有用没用是没有用的。多了信息自然就会产生他自己的选择,所以我只管制造就好了。至于能有什么用就不是我考虑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