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六大原则与抽象

抽象

抽象是为了某种目的,对一个概念或一种现象包含的信息进行过滤,移除不相关的信息,只保留最终与目的相关的信息。比如:"一个纸杯",我们可以过滤掉质料相关的信息,得到一个更一般且通用的概念,也就是"杯子"。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抽象就是简化事物,抓住事物本质的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抽象是分层次的,以下是对一本书不同层次的抽象:

  1. 1月8号,读《设计模式》
  2. 读《设计模式》
  3. 《设计模式》
  4. 出版品

可以看到,在不同层次的抽象就是过滤掉不同层次的信息。这里没有展现出来的就是,我们确保最终要保留下来的信息,都是当前抽象层需要的信息。

六大原则

六大原则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六大原则定义了设计的一种规范,在软件开发领域确保了,软件的健壮性,扩展性,灵活性。最重要的还是体会六大原则这种思想。

单一职责原则

单一职责原则:一个类只有一种导致它变化的原因。简单一点就是,一个类只负责一件事情。没有绝对的单一职责,单一职责的划分是基于当前业务条件下的职责划分。
单一职责的由来,是由面向对象的核心思想,高内聚,低耦合中的高内聚的核心体现。

里氏替换原则

里氏替换原则:在父类出现的地方都可以由子类替换
原则:子类可以重载父类的方法,方法的前置条件(既方法的形参)要比父类方法的输入参数更宽松。当子类方法实现父类的抽象方法时,方法的后置条件(既方法的返回值)要比父类更严格。

依赖倒置原则

依赖倒置原则:核心思想是面向接口编程,尽量对每个实现类都提取抽象和公共接口形成接口或抽象类,依赖于抽象而不要依赖于具体实现。依赖倒置原则的本质就是通过抽象(抽象类或接口)使各个类或模块的实现彼此独立,不相互影响,实现模块间的松耦合。

迪米特法则

迪米特法则:又叫最少知道原则,就是说一个对象应当对其他对象有尽可能少的了解,不和陌生人说话。论被依赖的类多么复杂,都应该将逻辑封装在方法的内部,通过public方法提供给外部。这样当被依赖的类变化时,才能最小的影响该类。最少知道原则的另一个表达式是:只与直接的朋友通信。类之间只要有耦合关系,就叫朋友关系。耦合分为依赖,关联聚合,组合等。我们称出现为成员变量,方法参数,方法返回值中的类为直接朋友。局部变量,临时变量则不是直接朋友。我们要求陌生的类不要作为局部变量出现在类中。

接口隔离原则

接口隔离原则:客户端不应该依赖它不需要的接口;一个类对另外一个类的依赖应该建立在最小的接口上。

开闭原则

开闭原则:通过扩展来实现变化,而不是通过修改原有的类来实现变化。

总结:设计原则是一种思想,不要跟代码相耦合。他会指导我们去设计一个稳定性高,扩展性强,耦合性低的架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目录: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1):单一职责原则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2):里氏替换原则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3):依赖倒...
    加油小杜阅读 744评论 0 1
  • 转载标注声明:http://www.uml.org.cn/sjms/201211023.asp 目录:[设计模式六...
    Bloo_m阅读 747评论 0 7
  •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1):单一职责原则 定义:不要存在多于一个导致类变更的原因。通俗的说,即一个类...
    viva158阅读 792评论 0 1
  •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1):单一职责原则 定义:不要存在多于一个导致类变更的原因。通俗的说,即一个类只负责一项职责。 ...
    Jabir_Zhang阅读 659评论 0 3
  • 倒霉
    凯lucky阅读 22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