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今天我们来讲光的波动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学习目标:
1知道 光的干涉 ,衍射和偏振现象。
2掌握光的干涉,衍射现象产生的条件。
3知道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光的 干涉现象
1 双缝干涉
(1)双缝干涉实验介绍
光具有波动性,最早是由英国的物理学家托马斯杨,通过双缝干涉实验,发现了光的干涉现象。
之前光的干涉现象一直没有被发现,原因在于:稳定的干涉现象需要相干光源,也就是两列光必须满足:频率相等,相位差不变。
托马斯杨巧妙的利用了双缝。如图所示,让一束激光通过双缝就变成了两束相干光。
在光屏上这两束光相互叠加,某些区域振动相互加强,形成亮条纹;某些区域震动相互减弱,形成暗条纹,最终得到了明暗相间的干涉图样。
如图,如果是单色光的干涉图,会呈现明暗相间 等间距 的条文。如果是白光,如图所示:中央是白色亮条纹,其余两侧是彩色条纹。原因在于:白光是复色光,各种单色光波长不同,发生了色散。
(2)光屏上明暗条纹形成的条件
明条纹意味着该点处两列光波振动形式相同,振动相互加强。该点到双缝的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
暗条纹则意味着该点处两列光波振动形式相反,振动相互减弱。该点到双缝的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
(3)两个相邻的暗条纹或者明条纹的间距
运用几何知识,相邻两个两条纹之间的距离为
其中,波长用 表示,d表示两个狭缝之间的距离,L为挡板与屏间的距离。
2 薄膜干涉
(1)薄膜干涉现象
如图,太阳光经薄膜的两个表面反射后,两束反射光产生的干涉现象,这就是薄膜干涉。
以左图为例,铁丝环上的肥皂膜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上面薄下面厚,从膜的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波叠加,并且水平的这一行厚度相同,就出现了水平的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若在白光照射下,则出现彩色干涉条纹。
(2)薄膜干涉的应用——增透膜
例如照相机,我们想让透过镜头的光更多一点,可以通过给镜头贴增透膜来实现。增透膜使得前后两个界面的反射光线相互叠加,振动减弱。这样就减少了反射光的能量,从而增加了透射光的能量。
由于这两列反射光的光程差是薄膜厚度的两倍,而振动相互减弱,光程差是半波长,所以增透膜的厚度应该是波长的1/4。
(3)薄膜干涉的应用——检查工件表面的平整度
如图所示,上面放置标准件,下面放置待检测工件。这样他们之间就形成了一个空气膜。在空气膜的上下两个交界面处的两列反射光是相干光,发生干涉。在检测件平整时我们会看到平行分布的干涉条纹。
原因在于:这一条亮条纹下,空气膜的厚度相同。这些亮条纹处的光程差都是波长的整数倍。
如果检测件不平整,那么干涉条纹就不会平行。如图,如果干涉条纹向前突起,说明前边的厚度已经和后边的厚度相同,说明待测件有凹陷;反之,如果干涉条纹,向后凸起,说明后边的厚度和前边的厚度相同,说明待测件有凸起。
二:光的衍射
我们知道,只有波才具有绕过障碍物发生衍射的现象。光同样具有衍射现象。光的衍射也是光的波动性的体现。
这里咱们再强调一下,对波来讲,衍射总是在发生,只有明显与不明显的区别。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就是: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或等于波长。
下面我们分别来看一下,光遇到单缝,小孔和不透光的小圆盘时的衍射图。
(1)光的单缝衍射图
我们可以看到它是中间宽,两边逐渐变窄变暗。对比双缝干涉图,双缝干涉的条纹明暗相同,且等间距。通过这个区别,我们来区分到底是干涉图还是衍射图。
(2)光的小孔衍射和光的小圆盘衍射
光的小圆孔衍射如图所示,中间对量,两边逐渐变窄变暗。
光的不透明的小圆盘衍射如图所示,圆盘阴影的中心处会出现一个小靓班,我们称之为泊松亮斑,外围会出现间距不等的圆环。
三:光的偏振
偏振指的是波的振动方向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而偏向于某一特定方向的现象。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纵波没有。
我们把光分为两类,自然光和偏振光。自然光指光的振动面包含所有方向。偏振光指光的振动面只在某一特定方向。我们可以让光通过偏振片来得到偏振光。
光的偏振现象进一步说明了光波是横波。
主要应用在:立体电影,消除车灯眩光,照相机镜头等。
四 知识梳理,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