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风的小棉袄

我们常常会把女儿比作小棉袄,因为女儿总是很贴心,也很暖心。最近,我看到两段女孩给爸爸洗脚的视频,而有人将女儿调侃为“漏风的小棉袄”。缘何如此呢?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女儿的做法。

第一段视频中,一个幼儿园的小女孩,将爸爸的脚放进水盆里,准备给爸爸洗脚。爸爸高兴得合不拢嘴,低头看着女儿转来转去地忙活。当女儿把爸爸的两只脚都放进水盆后,转身走了,爸爸正惊讶间,看到女儿从屋里拿着手机出来了。

网图侵删

爸爸想,“哦,原来是跟着大人学的,干什么都要拍照呢。”于是就默默地关注着女儿。可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女儿拍完照后,转身就走了,再也没有出来。搞了半天,这是幼儿园老师留的家庭作业,要求小朋友回家都要给爸爸洗脚,并且上传照片作为佐证。搞清楚状况的爸爸哭笑不得。

网图侵删

无独有偶,另一段视频,也是一个女孩,不过她年龄比较大一点儿,似乎已经上小学了。她也是要给爸爸洗脚,爸爸很配合地准备好了。女孩用手撩了一下水,并拿着手机录制了一段视频后,转身就走了。

爸爸说,“一开始挺感动,没等反应过来,女儿就走了,还挺意外的。”

因此,网上就有人调侃为“漏风的小棉袄”。

当然,对此的评论也有很多,有人说,“学校不应该留这样的形式作业。”也有人说:“学校想教育孩子感恩父母的目的是好的,但这种做法不可取,没有达成目的,反而助长了孩子弄虚作假的风气。”总之,众说纷纭,不一而足。

这让我想到了本地区一个德育教研员曾经组织的一次大型感恩教育活动,她聘请了宣讲传统文化的老师,把全校家长都集中在操场上,讲座之中,穿插了一个学生集体为家长洗脚的环节。学生在给家长洗脚的过程中,父亲(母亲)感动地掉下眼泪,有的甚至放声痛哭。

这位教研员觉得自己这次感恩教育活动组织得非常成功。活动期间拍了大量照片、视频等,后续进行了成功范例的广泛宣传。但事后,有很多学生或家长对此行为非常反感,觉得这是在作秀。

我们都知道,感恩教育势在必行,一个人对父母都不懂得感恩,如何期待他长大后能够报效家乡、报效祖国?但究竟感恩教育如何落地?是不是组织一次活动就实现了这样的教育,是不是洗一次脚就能让孩子懂得了感恩?

教育从来都不是口头上的,人们常说:“言传身教”。而“身教”又重于“言传”。因此,教育是潜移默化的。

学校、社会、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学校虽然是教育的主阵地,但家庭是第一教育场所,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只有三位一体,协同教育,才能起到最佳效果。

两段视频事件,都源于学校倡导的一项亲子活动。出发点的确是好的,也许在落实的过程中,教师没有做好前期的教育,而家长也缺位了配合教师的教育,才导致了像闹剧一样地收场。

如果家长与孩子之间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就会在孩子行动之前,了解教师的要求以及教育目的,从而可以采取更好的措施进行配合。这样让孩子既完成了任务,又会得到很好的教育。

因此家校一体实施教育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需进行更多的探索,以便形成教育的合力。

“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女儿教育爸爸:“你都没有考虑我的感受,你根本没有把我放到你的心里面!” 女儿表扬妈妈:“妈妈,谢谢你,谢谢你考虑了...
    风清云静的海角阅读 1,033评论 0 1
  • 近日,安徽芜湖,丁女士称,女儿在吃蛋糕,她把女儿的照片发到朋友圈,有评论说孩子越来越像爸爸了,丁女士就跟丈夫讲,孩...
    伊桉zj阅读 1,384评论 0 1
  • 小区里有位阿姨向大家诉苦,说她给女儿带孩子,刚开始还行,现在女儿和女婿越发的把她当老妈子使唤。 她平时不但要带孙子...
    依诺知否阅读 4,202评论 0 3
  • 漏风的小棉袄
    覃榜言阅读 877评论 0 1
  • 漏风的小棉袄: 过几天就要开学了,很高兴你要回到那个单一而又不枯燥的生活方式里,妈妈也要和你一样,只不过你低头是题...
    风一般的轻柔阅读 3,846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