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说、教小说的着眼点
——《小说教学教什么》读书笔记一
第一章《小说阅读和小说教学》,这章讲了四个问题:第一,我们为什么要读小说;第二,目前小说教学是什么样态;第三,什么是合适的小说阅读;第四,什么是合适的小说教学。
一、我们为什么要读小说
小说是最接近人生的一种文本,读一本小说,实际上是在经历一种特殊的人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延长我们的生命,它丰富了我们单一的人生,读的越多,活得次数就越多。小说用虚拟的方式来丰富我们的人生体验。读小说不仅要关注小说讲了什么(故事本身),还要注意这个故事是怎么说的(叙述角度)。语文老师主要应该是在叙述角度、叙述层面读小说(关注怎么讲故事)。
二,目前小说教学是什么样态
1.非语文的小说教学
比如个案分析,《智取生辰纲》中杨志为什么会丢失生辰纲,去分析评论归纳总结(我想是不是可以感受故事感受人物体会叙述的巧妙)。
2.非文学的小说教学
把小说阅读变成筛选信息。
3.非小说的小说教学
用解读其他文本的方式来解读小说,如用解读散文的方式解读小说。
4.类型化的小说教学
小说教学陷入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的套路,所有的小说教学都按照这个套路进行。不同的小说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
5.其他类型的小说教学。比如小说教学的四大件,主题表述的格式化,人物分析的论证化。
感觉自己应好好反思,是不是陷入这些误区。
三,什么是合适的小说阅读
这其实是老师如何研读小说类文本。
1.走进作者心灵(什么事
小说是作家心灵的历史,读小说实际上就是走进作家的心灵。走进一个人心灵的方式,就是读小说的方式。
小说的本质特征就是叙述、虚构。小说的灵魂是叙述,所以我们一定要关注小说是如何叙述的。如《智取生辰纲》,杨志在明,吴用在暗,杨志的处处小心,谨慎应对,更衬托出吴用的智巧。小说是虚构的叙述,小说虚构的价值,是呈现艺术的可能性,虚构的真正目的在于能够更好的表现生活的真相。
2.读小说的收获。
作者提出不反对概括主题,但反对一定要概括主题。读小说不一定非要概括一个主题,更重在感受。
在阅读中,用自己的情感、经验感受作品中独特的人生,体验一种特除的生活,是读小说最重要的收获。其实想想,我们读小说,不就是这样么?读《平凡的世界》,我们收获的不是作品的主题,我们感受到的是孙少安,孙少平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人生,我们会为他们或喜或悲,或会心一笑,或泪流满面。读萧红的《生死场》,感受最深的其实就是当时人们的生存状态,特别是女人的生存状态。在作品中,去感受另外一种生活,另外一种人生,这其实是阅读的本真,是我们每个人阅读小说的感受。我们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这一点,但是在小说的阅读教学中,是不是却往往南辕北辙,忽略感受,陷入人物、情节、环境、主题理性分析的泥淖?对人物的解读也陷入一种僵化的模式?其实对人物的感受理解也应该结合人物的具体描写,更具体,细致,深入感悟人物的心理、情感、性格,而不是贴标签。比如《芦花荡》中的老头子,性格特点的核心是过于自尊,自信。但是如果只是用过于自尊,自信来概括老头子的特点,并且用实例来印证,就未免太僵化了。其实有些空白可以让学生细细揣摩,来丰富人物的感受,心理,这样对人物的理解也会更具体,个性。如老头子用篙打鬼子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揣摩此情此景,补写老头子此时的心理活动,这样对老头子的形象理解就会更具体丰富一些。
3.小说的话语系统。阅读小说应该注意小说的叙述语言,叙述视角和叙述时间。叙述语言。在小说中,叙述者跳出故事本身发表评论,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细细的去品味。这些叙述语言,让故事变成两个层面。一个是演戏的人,一个是看戏的评论,而这种评论对于我们理解文章是非常重要的。三叙述视点。语文教材中有一些经过删减过的文章。其实这些文章首尾删掉以后。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就会变得片面。把文章放在全文中,我们看待文章就多了一些角度。这就需要我们注意叙述的视角三,叙述时间,小说对时间的安排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时间是小说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叙述时间分为等述、概述、扩述。等述就是叙述的故事和实际的故事基本相等,欣赏等数,就是看他怎么展示,怎么呈现。概述就是把很长的故事一句话概括掉,这主要是对背景全貌的介绍阔墅实际上就是叙述时间大于故事,时间就像慢镜头把它拉长放慢,如孔乙己中最后一次,孔乙己最后一次用手移动着,到了酒店阿Q正传里面写阿Q那种革命的慢,想扩束的地方,一定要细细的加以品味。怎么品味,本来扩束是很长的文字,可以把它概括成一句话,这么多的内容其实就是这一个意思,那么他为什么要讲这么多,这多出来的东西到底是什么。由此想到了孔乙己中孔乙己最后一次用手移动着进了酒店。对,孔乙己用手移动着进了酒店。作者写到孔乙己的肖象衣着。神态。动作,语言以及周围人对他的态度。认真揣摩这些内容,并且与前面相关的内容进行比较,也许我们就可以揣摩到更多的内容。作者在叙述的时候不动声色的叙述,从这不动声色的叙述中,也许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更多的内容。对孔乙己的情感,对态度,对周围人的情感态度。当时的小火鸡是怎样的,而成年之后再回去,往事又是怎样的,这些都可以细细去品味。四,什么是合适的小说教学。应该根据小说特征进行教学,设计不同的小说也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一情节的小说怎么叫情节类小说,重点把握人物活动的愿望,障碍行动,从这些方面去读情节。心里的小说怎么教。如诗画的小说。它的情节不明显,但是它的情节。它的意境很美,所以应该强调对这类小说意境的体会,如荷花殿,香雪孤独之旅编程。可以结合文章中优美的意境描写来体会人物。感受人物。作者还举出了小说阅读的一些关键,一,对话特异的地方对话,特异的地方,语言的表达,都要好好的去研究。欣赏对话的工具就是两个理论。一个叫对话合作原则,一个教化论的转化和控制。对话合作原则是说我们人和人的对话一般是合作的问题和答案匹配,这是合作正常。小说中有很多对话,经常是违背合作原则打分,答非所问,如果我们在小说中发现人物对话,答非所问。。这地方就有问题。为什么就知道讨论。华伦的转化和控制。我们的对话是连续的,像个轮子。不断地转,不断地前进,每一场对话就是一个圆圈,这个对话结束以后,要进新的话题。从这个话题转到那个话题,在说话人中需要控制方控制整个说话,进城的人在这个文章里就是个主要的人物,别的人是被她牵扯的。如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奥楚蔑洛夫的第一次问话,就是一连串的为问话。这是出了什么事儿,你在这儿干什么,你干吗竖起手指头,是谁在这儿嚷嚷。这是一连串的问话,但是他并不需要回答,这就不符合。对话合作原则。那么我们就可以品味这些对话,这些文化。想到他说这话时的那种情态,他说,这话时主要是通过文化来表现自己的权威,居高临下的领导的优越感然后在得知小狗时将军的哥哥的狗的时候。也有一连串的语言描写。认真揣摩这些语言描写。就会发现。在这里边奥特曼了佛。的话题就在不断的转换。说话的对象,从将军到将军的哥哥到将军哥哥家的狗,甚至到后来安慰讨好这条小狗。并且在说这些话的时候,他的语言是很不流畅的。与第一次一连串的发问,刚好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也可以由此体会奥特曼修复此时的心理。感觉对话,合作原则。华伦的转化和控制是我们在。读小说,研读文本的时候。很有用的。二七吉安市的地方销售很奇怪的地方,很快的地方就是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作者举了故乡中,谁把碗碟藏起来的例子。感觉自己对这一点理解的还不好,不能够去体会文章中还有哪些。这样比较奇特的细节。三瓶为小说的语言。作者认为,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它不是外在的东西,语言就是情感,形式就是内容。作者把语言分为具体化的语言和抽象化的语言,具体化的语言就是作者用地方信封,图形,时代感很强的语言来表达,但作者认为这种语言是一般是比较低级的语言。抽象化的语言就是一种用最基本的词汇及非常平白,朴实简单的语言来勾勒,来塑造,我们有时候称为白描。白描式。教学生读小说,一定要教学生理解白描式的抽象化的语言。感觉萧红的作品呼兰河传中。可以品味这样的语言。可以,自己也应该结合语文课本中的小说好好的品味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