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个笑话,你可别哭,荒诞又现实的《驴得水》

一群“品行不端”却怀揣教育梦想的大学教师,从大城市来到偏远乡村开办了一所小学校。学校待遇惨淡、生活艰苦,但老师们都自得其乐,每天嘻嘻哈哈打成一片。然而教育部特派员要来突击检查的消息打破了安宁,因为学校有一位“驴得水老师”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就在所有人都担心丑事即将败露的时候,一个神奇天才的出现拯救了大家,然而谁能料到真正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电影《驴得水》简介

因为提前做了预习,所以大概了解了电影的内容,影片一出场就是简介提到的缺水的偏远山村,镜头慢慢拉近,然后一头挂着“得水”牌的驴出现,差不多已经意识到这头驴就是传说中的主人公—驴得水。最后影片没有任何复杂冗长的铺垫,立即进入正题。

由于经费欠缺,而且住的地方严重缺水,校长将挑水的驴谎称为英语老师,来骗取“教育经费”。《驴得水》话剧导演说,“为了美好的目的去做错误的事,终将走上歧途。”这也预示这部电影结局肯定不会是喜剧。

电影中最不能让我忍受的是影片中的厌女情绪。剧里的男人们都站在了道德制高点对一曼进行了最决绝的审判。

电影中三个男人性格各异,喜欢她的裴魁山、“仗义”的周铁男,默认一曼睡服铜匠的校长,加上铜匠、教官等等却都是毁灭一曼的凶手。裴魁山因为一曼拒绝了他的告白并且看着一曼睡服了铜匠,最终对一曼怀恨在心,前期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掏出来双手奉上和后期对一曼冷眼相看,咄咄逼人,决绝诋毁,恨不得把世界上最伤人、最恶毒的话都骂出来,形成了鲜明对比,不禁感叹。

当铜匠和光头教官让三个人骂一曼,让一曼濒临奔溃的时候,性格直爽的周铁男的“谩骂”显得那么温软,以为他会是最后拯救一曼的大boss,最后却跪在了光头教官的枪口下,在重要的命题前,所有东西屁都不是,而对于周铁男来说,“重要的命题”就是自己的生命。

校长迫不得已剪了一曼头发,(到现在也没明白为什么当时候特写光头教官随从的眼神和最后一曼差点被军官强暴的眼神。)当时的一曼已经脆弱不堪,美丽的卷发可能是她唯一珍贵的宝贝了。剪掉卷发应该是拔掉一曼心里最后的对未来的希望。

反观校长,虽然从头到尾没有对一曼说过重话,却是造成悲剧最主要的原因,为了他内心认为的最重要的”崇高理想“,从第一次编出”驴得水“谎言,到之后一步步为了第一个谎言埋下后续谎言的时候,他心里一直默认一曼的行为,直到最后,一曼疯了,他不得不将魔爪伸到自己女儿那里。其实最自私的莫过于校长。影片最后,佳佳离开了三民小学投奔大哥,算是一种希望,一种新生吧。

一曼是一个内心追求美的现代女性,是爱唱歌、爱跳舞,追求自由,渴望幸福,但是迫于“世俗道德”又拒绝被爱的矛盾体。她为了大集体,一次次抛弃了自己的利益(其实我认为她还是有自己的私心,例如睡服铜匠,但是不巧被站在窗外的裴魁山听到了)。但是在校长一次次的“不管不顾”、裴魁山的言语侮辱、周铁男的惜命懦弱、铜匠的狠毒泼辣,还是被毁灭了。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用这句话总结电影中揭露的人性问题,觉得很合适,在你所认为的重要的命题面前,神马都是浮云,而这个重要命题可能是你的信仰、你的生命、或者你眼前的那100块钱。

整部电影我觉得最讽刺的就是开头裴魁山说要改变大家的“贫、愚、弱、私”……反问哪个不贫、哪个不愚、哪个不弱、哪个不私?当一个人的情感被伤害,利益被侵犯,就会立马转变成为一个吃人怪物,校长是,裴魁山是,铜匠是,周铁男是……每个人都是。

看完整部电影,荒诞又现实,剧情不拖沓,却又转变太快,有一种电影拍成话剧的感觉,大家的表演更偏向舞台剧的表演。果然舞台上和镜头里是有差别的,满场叫好的舞台剧不一定是最佳电影。

PS:整部电影最喜欢的两个片段,1.开头夕阳下的景物;2.一曼剥蒜唱歌、漫天“飞雪”的情节。

驴得水剧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愿你, 有大把时光浪费, 还有大把男人可睡。 “我来睡服他”。 张一曼像个狂野的小妖精,烫着小卷发,穿着鲜艳的...
    刀妹l阅读 1,333评论 4 4
  • 我祈祷有颗透明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 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 心情压抑,心里憋闷,压的我透不过气来!啊啊啊啊...
    _美好阅读 451评论 7 4
  • 经验总结:如果你发现有些pdf格式电子书无法标注,包括划圈、插入注释、打波浪线、文字加黄底等等,或者标注后的文档无...
    田田的桃枝阅读 13,490评论 1 3
  • 我幻想着我是一颗尘埃,随风飞舞,居无定所,没有思想,随风而定。 尘埃多么微妙又多么渺小,渺小得都让我忘了自己还活着...
    琴驰阅读 383评论 1 0
  • 秋风赋 三锁寒风悲莫凉,冬未至,深秋院里黄叶凋,花落人渐瘦,欲饮浊酒忘忧心,何人繁伤为痴怨。 抚栏望江南,泸州苇草...
    秋音南客阅读 1,216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