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人间词话》

这么多天,终于看完《人间词话》。读《摇晃的中国》的时候,因张鸣先生纯从历史的角度叙说,文字清浅,便能感觉到内心对精细文字的渴求,也许正是接下来读《人间词话》的因由。

很惭愧,《人间词语》于我又似乎太深了,因为我并不能真正读懂静安老先生对诗词那种精品细考的讲究,并不真正懂何谓“隔”何谓“不隔”,并不真正懂何谓“俗子”何谓“倡优”……在我眼里每一首词都是极好的,看不出柳永有何俗艳及“儇薄”,看不出晏几道怎么“矜贵”却又有“余”、看不出姜夔为何"有格"而又"无情”。当然,我能看出苏轼雅量高致、李后主境界幽远、纳兰容若素朴言真。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纳兰容若)


再欣赏一下苏轼这首词的气格神韵: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同时,静安老人对诗词的评价予现在的写作也是一样有用的:

对一草一木亦须有忠实之意,否则所谓游词也。

能写真境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人能于诗词之中不为美刺、投赠之篇,不使隶事之句,不用粉饰之字,则于此道已过半矣。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本书导语 《人间词话》乃全能型学者王国维(1877—1927,浙江海宁人)关于词学研究的一本书册。全书不足百...
    余鹿阅读 8,394评论 0 22
  • 真,深,不隔,此为有境界之三个关键词语 意象世界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
    中补语阅读 5,514评论 0 8
  • 【1】: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
    一只红薯阅读 11,067评论 2 62
  • 墨水里面有个我 那个我无比疲倦 就像刚刚跑完1295公里 划下一条浅浅的黑色路径 直到需要更换笔芯 大海里面有个我...
    浩瀚哥阅读 1,612评论 0 0
  • 快近不惑之年,越来越知道,开心快乐每一天很重要,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走在这条大道上。多与70岁以上的老人和10...
    Sahara撒拉阅读 1,30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