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篇(第三)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释义:
孔子说:“用麻布做的礼帽,是符合礼仪的规范的,而且也很节俭,我和大家一样很赞同。见尊长(见领导)的时候,应该在比尊长低一级的地方行礼,这也是符合礼仪规范的,今天都跑到上面拜去了,有失礼仪。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太高了,虽然违背了众人的做法。但是我还是赞同在下面拜见。”
孩子,从此章可以看出,孔子对礼的坚持有多么固执,是不可改变的。换作别人,也就从众了,可他不。他认为帽子从俭是可以的,但是拜见大人时的位置错了,这已经不是从俭的问题,而是态度问题。这好比今天你去见校领导,你得规规矩矩的站在应有的位置,不能跑去和他勾肩搭背一样,否则领导会认为你这个孩子很无礼,拜上亦同理。对吗?儿子。我觉得孔子说的挺对,你觉得呢?论语里孔子讲的是人道,把人道做好了就会慢慢接近天道。而道德经里老子讲的是天道,遵循天道也就能做好人道。两个圣人的出发点相反,在学术上正好形成一个闭合,真正达到了天人合一。这在其他文明里是没有的。
冕:礼仪场合戴的帽子,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有专门的礼帽了,而西方国家几百年前才有,国人谓之礼帽,拄的拐棍叫文明棍。事实是在礼仪问题上,我们比西方国家早了几千年。
泰:安稳,不太在乎对方,有傲慢的意思。
201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