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学

      有个词叫“社恐”,或许与自己有点符合,不擅长给成人交往的我,心甘情愿地选择了师范院校,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名教师。与孩子交往是我所喜欢的,在孩子的世界里,自己可以活得更加简单,简单的生活也是我所向往的。

      很少主动去联系老同学,由于老同学朋友孩子择校的事情,我们再次有了联系。在谈到艾瑞德学校的时候,老同学也有很多感慨,由于是自己的专业领域,自己聊的很是舒畅。

      老同学和我正好相反,说是“社牛”,一点不为过。士农工商,国内海外,无不有他的好友,我开玩笑说感觉认识了老同学就认识了全世界。有幸今天在艾瑞德学校相约见面,相谈甚欢。我们毕业后都选择了在郑州安家,毕竟“根”都在同一所县城,虽说郑州和老家相隔也不算远,但是依旧也有了一些“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亲切感。

      我带老同学转了艾瑞德学校,介绍地很为简单,但是老同学领悟力很强,很多地方稍有谈到,就能立刻从教育的立场明白背后的用心。当谈到艾瑞德学校的游泳馆,老同学有点惊讶,或许是小学配有游泳馆的学校不多的缘故吧。

      老同学说:“姗姗,感觉你和别人不一样,别人都说自己是牛马,抱怨自己的工作。从谈话中一直感觉你在职业岗位上很有幸福感,你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点我是认同的,正如陈琳部长之前所说:姗姗属于静悄悄的老师。我喜欢做,胜于说,做着做着,心情也会平和,思路更加清晰,工作状态也顺和了。

      老同学说了很多同班同学现在的状态,有的读完了博士在高校任教,有的是郑大一附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三甲综合医院的医生……听到老同学们工作圆满,生活幸福,自己也非常开心。

      老同学说我没有变化,还和高中一样。怎么会没有变化呢?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家庭。说没变,或许是感觉长相上还能认得来,再者就是彼此都还存在着一些高中时代的回忆吧。

      从艾瑞德分别,老同学就和大学好友奔赴高铁站,前往华山风景名胜区。择三五好友,能“离家出走”,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心胸坦坦荡荡,为人正正方方,活的潇潇洒洒,在即将不惑的年龄永葆弱冠的雄风。“高中时的故事已经泛黄,但老同学的友情永远崭新。”祝福老同学,祝福老同学们!


6月21日晚老同学奔赴华山
22日早老同学朋友圈的华山日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