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6-08-05
昨晚刚跟弟通完电话,老爸也给我来电。他说,晚饭后在散步,也没什么事,就轮着给我们仨拨电话。不过每次和爸爸通话,几句寒暄后我就要“使劲”想点话题聊聊了,毕竟在电话那头的他不怎么会聊(不像我妈那般家里长短的都能唠上好半天)。
其实,在生活中和爸爸的沟通还是很多的,他也尊重我们的想法,所以在我成长过程跟父母并不存在“代沟”的问题。再把故事放回我高考后的志愿填报,那时即使急得焦头烂额,父亲还是心平气和的跟我分析着。
好多年来,每天家人只有在晚餐时候才能聚一起,爸爸从不禁戒“食不语”的条规,他以为轻松愉快就好了。那时我们总会在餐桌上谈天说地,尤其是话多的我恨不得把一天发生的事都要“情景再现”一遍。工作中的父亲是理性的,回到家,面对家人与亲情他又是情感细腻的。
等我高中时,哥哥姐姐也到外地求学了。爸爸总会在晚饭叹说:你哥多久没来电话了云云。那时我还不以为然,现在我也离家读书,更能体会了,没事时便喜欢往家里去电。
亲情嘛,说什么不重要,打不打才重要吧。
父亲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有思想有眼界,用妈在我面前夸他的话说“你爸是灵活有能力的人哩”。小时出于好奇,想了解他的过去就时常翻看书柜里二十几年前他大学时的书信。
发现,原来爸爸也曾是个向往诗和远方的年轻人呵。
因为自身所接受的教育,父亲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他重视教育,还经常说“书读到你够”!对于我这是莫大的庆幸啊。如果他也像某些父母一样:女孩子读几年会写自己名字就好了,然后就打发出门打工。要是父亲有这样的思想,也安排我日后打工的命运,依我性格这该会苦闷终生吧。
还好,父亲没有。
因为父亲职业的关系,所以家里的宾上座多是从事教育行业的长辈,每次客人来了,父亲不会让我们回避,他们的交谈很有意思,我喜欢听他们谈话,有时也会插上几句,而父亲从不会大男子主义的吼“小孩子一边待着去”!
坐在其中的我很喜欢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当客人们“唇枪舌战”的时候,父亲永远会是最安静的那个,他总会边冲茶或微笑或盘腿而坐的静静听别人说完,然后再慢条斯理的讲。
这一细节对我的影响很大,日后跟人交谈,有时别人很有倾诉欲恰巧我也诉说欲极强想打断对方时,就会想到父亲,而克制自己:先让别人讲完,不要随意插嘴!适度沉默,才是好的表达者。
因为,沉默,才有空间,才是更充沛的情感流动。
这是父亲教我的。
父亲爱好书法,研习三十余年,但没有强制我们学习,不过我感兴趣了他会乐意教授。有时教育是慢慢渗透的,有时则是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即可耳濡目染。在给我们做汉字的临摹时,他准会边教边说:写“横”要平,写“竖”要直,做人要堂堂正正,做事要认认真真!
记得约摸16年前暑假的一个中午,楼下的一位大爷突然发病,吐了一身的血,不省人事,儿子又不在其身边,当时街坊邻里的在老人家门口围得水泄不通,却没有人愿意施救,我还是小孩很好奇的也去“凑热闹”了。吵闹中,突然看到爸爸从人群挤进去,他很沉着,一边叫旁人招揽三轮车,一边让老人的老伴给大爷套件干净的褂衣(老人将衣服吐得都是血),之后抱起老人疾速往外赶。
事后听妈讲,我才知道爸爸是闻寻赶来的,他没听旁人“别惹事上身,别多管闲事”的劝告,终于救了老人性命。那时候我还懵懵懂懂的,但觉得老爸“好帅”啊,这一幕也让我记到现在。
曾跟父亲讨论过“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的话题,他的一句“见死不救非君子”令我至今难忘!
有时,我很感激父亲不仅仅给我物质上的无忧无虑,在精神上的榜样力量更是丰厚的。
每个女孩心中都有一个英雄,那就是爸爸。每个女孩心中都有一个父亲伟岸的形象,而父亲便是我人生的第一任偶像,在幼小的心灵里,父亲无所不能,温和的语气,宽厚的肩膀,浓重的家庭责任感。
小时候的记忆里,每天爸爸都是载着我们几姊妹去上班的,爸爸体格偏胖,坐在他背后的我总用那稚嫩的小手紧紧抱着,可怎么也围不拢爸爸厚厚的肚皮,那时我竟有一个幼稚的“梦想”——长大后,我要抱住爸爸!也许到现在爸爸都不知道我第一个崇拜的人会是他呢。
父亲对我们的爱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父爱如山”,他不会特别含蓄的表达爱,有时让我觉得比母亲还温柔呢。久久回家一次,见到时,爸爸把我看成大人式的伸出他温暖的手跟我握手,或者亲昵的给我一个大大的熊抱。
他习惯亲自送他的每个孩子到新的学习环境去,去年9月,老爸送我来上学,给我搬东西到五楼的宿舍,临走,他跟我微笑,“华,抱一个”!拥抱时,我瞬间感觉鼻头酸酸的,不敢正眼看父亲。
我是幸运的,人生之初被父亲温柔的相待,希望未来的我对世界也是格外温柔的。
有人说,女儿是父亲的前世情人。是的,爸爸就是我最钟情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