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读书、写作

“古玩虽可眼,但玩玩就兴奋渐失。

美色虽可心,但年轻时玩着才爽。

美食虽可口,但日日食之总会厌。

朋友虽可聊,但总有兴尽分别时。

唯有书,可眼可心可口可聊,

超过天下一切俊物。”

明代-袁枚


1

我们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惑。

有三两知己,把酒言欢,出谋划策,相互提携,乃人生之一大幸事。

有贵人相助,点拨一二,也会受益匪浅。

但是大多时候,都是一个人独自承受,独自在困惑中摸索成长。

而这时,只有读书,阅读,学习,才能解惑。当无人讨论,无人点拨,无人能理解内心时,只有书中知识才能够伴你成长。

这是我目前阶段我认为的,读书的意义何在。

2

在认可这个的前提下,构建自己的阅读体系。

第一类:本行业相关书籍。以前的资料,以后的方向。既要埋头苦干,更要抬头看路。

第二类:管理类,培养团队。此为术,但必须要有。若干年之后,要靠团队的成长来增加自己的收入,而不是再跑到一线去拼了。

第三类:历史,名人传记、纪实文学。国家,行业,朝代兴旺衰败,为人处世,大趋势等。一是为了自省,反思,修身养性,齐家。二是大道至简,解惑。

第四类:时政、官场类。商场如战场,但是在国内,“政治经济学”嘛,政治引领经济。官场那套琢磨明白了,商场也就游刃有余了。有所为,有所不为,全在自己一念之间,底线和原则一定要坚守。

第五类:哲学,散文,古诗。和自己对话,与自己和解。爱好和兴趣也归到这类。群处守嘴,独处守心,独处就是要读书,耐住寂寞。

基本是这五大类,糅合后,为人处世价值观还会日趋完善。

这就是大道了,不管做什么行业,什么职位,一通百通了,大原理是相通的(除去某些壁垒深的专业),这样就会坦然,更不会担心失业,不会慌了,不乱阵脚,更不会影响自己的判断力,可选余地自然就多了。

3

读书也要循序渐进,适可而止,尤其是有志于朝写作这方面发展,更要谨慎。

书读过头了,眼光也就比作者还高了,自己写的那点东西更入不了“法眼”了。你想,你自己写的那点东西,自己都看不下去,如何让读者相信,引起共鸣?

阅读层次上去了,就不好降下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读书也是一样。高水平的东西你写不出来,低水平的文字你自己都受不了。这时候你再写点东西,可能就不能忍受自己了,时不时就会怀疑自己资质是不是太低,自己是不是写东西的这块料。

这种患得患失的状态持续久了,你已经很难正常看待自己的成长过程了。过度自卑或者极端自大都有可能。

时间一长,要么轻易得怀疑自己,要么就是想方设法找捷径了。

对于写作来说,两者都是害啊!

4

有时候,搞清自己写作的目的很重要。

正如雪舞梅香老师分享的,你写作是为了变现,还是聆听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与自己和解?

想要变现,就要去迎合读者,考虑受众。自嗨,或者用文字取悦自己的话,还是写私密日记吧。毕竟还是要给自己留点自留地。

写东西,考虑的多半是自己愿意不愿意写,而编辑就更多的考虑读者会不会喜欢看。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