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比努力重要,但是到底应该如何选择?
这两天自己对于未来的选择判断也常常陷入苦恼,所以今天把之前学过的财富自由之路,斯坦福大学决策课,以及知识内参的内容都整理了一遍。这篇文章也将作为自己在重大决策过程中的行动手册。
我们都知道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是在面对重大决策时,我们却常常选择得非常草率。那么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呢?
决策之前
一、定义问题、打开问题
爱因斯坦说,如果有1小时解决问题会花55分钟思考问题,在做出选择之前,我们必须首先定义清楚问题是什么?并在问题的范围内讨论。
例如,但你问自己到底是辞职还是不辞职的时候,你自己只有两个选择。但是当你重新定义问题之后,你的问题可能就会变成:我如何才能在工作中和同事之间建立一个和睦的关系?或者我应该如何才能够获得有良好职业发展的工作?范围不同,你所能找到的选择也就大不相同。
同时,你还需要问一问自己:
你提出的问题的假设是什么?你必须尊崇这些假设吗?
这些问题显而易见的答案是什么?不去做又会怎么样?
如果是某个专家你会采取什么样不同的做法?
二、给出优质的选项
选择更多的选项。研究表明,如果你长期只选择是或者不,那么你将有52%的时候都是错的。很多时候,二选一的决策都是极端的,我们要去探寻更多的可能,定义问题之后把选项的数量扩展到3-7个,这样会让我们能够有更广阔的考虑。
同时,我们提出的选项要具备竞争性和差异性。
竞争性的意思是,每个选项各有都有各自的考量,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非有明显的优劣之分。
差异性是指的,每个选项有明显得差异,代表这不同方向和利益的考量。
决策树方法
决策树就是一个画图的过程,首先列出问题在画上几个选项的树杈,再罗列出各种可能会造成的相应结果。
例如,找男友,分叉出选择A高帅,选择B富;
然后在A选项里列出找到高帅的人自己获得的结果就是每天都能赏心悦目,并计算出概率;B、C选项类似。当然在实际情况里,我们可能会需要更多树枝来支撑自己的判断。然后所有的结果都出现在眼前,这时候自己根据情况来判断了。
决策树的方法的意义在于,把所有的选项都摆到台面上,然后对他们进行概率分析。
在决策树的过程中,可以有“事前验尸”的效果,可能看到当失败时结果是否能承受,成功之后是否又能够让你感到兴奋?
三、检验
正向五个问题:
为什么这个选项优于其他?如果有新变量它会怎么样?
有没有一种组合能够综合起来所有选项的有点?
有没有把问题过于简单化?
决策树上的每个选项的不确定性是否正确评估了?
反向检验(把对于选择需要的条件抽象出来),当然这一步也可以最开始就做:
罗列自己的筛选条件?
每个条件重要性打分(1-5)
每个条件必要性打分(只有0和1)
重新排序。然后第二天再花30分钟检验自己的选择。
决策之后
决策之后就在于执行,没有执行的决策等于没决策。执行力在之前的文章当中有过很多次的探讨了,在这里只明确一点:就是划定好时间节点。如果没有时间节点,人们常常会因为缺乏外部约束而造成行动力的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