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孩子们眼中的“皮皮”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去年九月到现在,一有时间我都会给孩子们讲故事。我讲得手舞足蹈,孩子们听得如醉如痴。班级书柜里的书已经讲了大半,但我发现,孩子们最喜欢听的还是《长袜子皮皮》。


他们怎么就那么喜欢这本书呢?


只要我一说:“今天我们来读《长袜子皮皮》。”教室里一片山呼海啸!


可从我翻开书的那一刻开始,整个教室又瞬间鸦雀无声。


随着故事的讲述,我时不时递几句话让孩子们接,他们往往猜得八九不离十;读到连我都忍不住笑场的时候,阵阵欢笑声犹如决了堤的洪水,冲出孩子们的喉咙,像波浪一样在教室里蔓延开来。


这本书,我看了多少遍已经记不得了,每看一遍,都会为皮皮的天马行空、率性而为嘴角疯狂上扬,紧接着又被作者的童心感动得五体投地!


记得松居直说过:“怎样,使儿童喜欢书——是靠文字呢?还是靠画?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靠耳朵。”看云老师也说过同样的话:“故事是用来倾诉的。”


所以,我乐此不疲地给孩子们讲故事,讲着讲着,我跟孩子们都仿佛穿越了时空,在那座叫维拉.维洛古拉的老房子里,孩子们开心地跟着皮皮一起去上学,去玩耍,去冒险。


下面我想说说这本书最吸引孩子们的是什么。

天生强大的力量型选手

她单手就能举起一匹马,把马戏团的大力士举起又摔下;家里来的小毛贼还没反应过来,人已经趴地上了;她对欺负人的熊孩子绝不留情,只要有她在,孩子们玩得愉快而安全,谁会不爱皮皮?


无论男孩女孩,都会对力量有向往。当他们发现皮皮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小脑瓜里开始各种奇思异想:皮皮跳绳肯定不在话下!皮皮游泳绝对是第一名!要是皮皮来帮我们班拔河,那她一个人就能拉赢所有人!


所以,只要孩子们一听到皮皮用天生神力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两眼发光,嘴里不停喊出:“哇!哇!!皮皮太棒啦!!!”


与生俱来的非凡勇气


无父无母,独自一个人住在一个古老的房子里,陪伴她的只有一匹马,和尼尔松先生(一只小猴子),以及院子里盘根错节的老树,这样的生活任谁都不一定能淡定,可是皮皮却生活得有滋有味,享受得不得了。


孩子们只要一说起皮皮的家,那座叫维拉.维洛古拉的房子就开心极了!


可是当我问孩子们,如果换做是你,你敢住进去吗?


孩子们的回答挺有意思。


有的说:“一个人住在里面,肯定很害怕,晚上我要把所有灯都打开,不然我会睡不着觉的。”我边听边笑:这不就是童年时候的我吗?


有的说:“我不敢,可是如果皮皮陪着我,我就敢。”这个孩子的回答迎来所有孩子的附和。


是的,皮皮在孩子们心中,是保护神,是明灯,是勇气的化身!

皮皮与大人间的较量

书里几次写到皮皮挑战大人,比如皮皮捉弄警察、跟马戏团的班主打赌、参加咖啡宴等等,这些情节孩子们特别感兴趣,他们听得特别认真。


我问他们:“皮皮这样做,好吗?她有没有不尊重大人?”


孩子们热烈讨论起来,我在教室里巡视。一圈圈转下来,我听到的全是说皮皮好话的,哈哈!


为什么作者林格伦要这样写皮皮呢?为什么皮皮的性格如此叛逆却又如此有想法呢?为什么每个读皮皮故事的人,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会毫不犹豫地喜欢上这个小家伙呢?


我想,任何人都需要一种释放,如同我拿起书给孩子们读书时那样,我在释放对儿童文学的热爱,对美好童年的追忆;孩子们也在释放,他们在故事里面,释放自己对皮皮完美童年的向往,也释放出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林格伦活了95岁,她用一生编织了皮皮的故事,治愈了无数人孤独的童年。我希望孩子们能永远记得,在他们的童年时光里,在他们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曾经读过一本书,它叫——

《长袜子皮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